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4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5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15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南诏、吐蕃与唐朝三者间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铁 《中国藏学》2003,(3):41-48
7— 9世纪后半叶南诏、吐蕃与唐朝三者间的关系 ,是我国古代影响最大 ,情况最复杂的民族关系之一。本文以南诏崛起、发展和衰落的过程为基本线索 ,阐述了南诏、吐蕃与唐朝之间关系发展演变的几个阶段 ,并简要分析了三者之间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42.
云南跨境民族的分布、来源及其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狭义跨境民族与广义跨境民族的区分原则提出了看法,考证并叙述这些跨境民族在云南境内外的分布及其来源.同时指出,国境两侧跨境民族的类别与人口较多,一些跨境民族虽有较大的聚居区,但各民族交错杂居与插花式分布的情形十分普遍,各跨境民族长期友好相处、相互关系较融洽,是云南境内外跨境民族在分布与来源方面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43.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事管理的对象是人,是从事某项职业劳动,具有一定职位的人,是具有行为能力的人,所以,对人的基本认识是现代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基础和依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朱庆芳研究员长期从事人力资源问题的研究,在此领域有很深的造诣,近期,本刊记者就此问题对其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44.
先秦时期蜀、巴的民族关系方铁早在旧石器时代,四川汉源、资阳、铜梁等地就有人类活动.[1]以后,生活在四川盆地及其周围地区的居民,又创造了丰富的新石器文化和青铜文化。周代,蜀族、巴族分别在这一地区的西部和东部建立了蜀国与巴国。关于蜀族、巴族与被统治民族...  相似文献   
45.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人事制度方铁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并提出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  相似文献   
46.
霍书俊,安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市人事局长,曾任市税务局人事科长、纪委书记,副局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1994年7月兼任市人事局局长。]记者:近年来,安阳市的人事工作一直比较活跃,多项工作位于全省前列。特别是全市人事干部干劲十足,工作争先创优,全市人事...  相似文献   
47.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我国将全方位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民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就对引导经济发展、规范市场秩序的政府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1年10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和北京市行政管理学会联合举办的加入WTO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年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的200多名专家、学者、政府公务员云集京城,围绕加入WTO与政府职能转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一、充分发挥加入世贸组织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积极效应陈俊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名…  相似文献   
48.
人事工作关乎你我他,人力资源开发在社会和经济组织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提升。广大人事工作者在长期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许多理性思考和工作体验。为此本刊开设人事经理沙龙,欢迎广大人事经理 (机关、事业、企业人事工作者 )在繁忙工作之余到人事经理沙龙小聚,与业内同行聊聊天,谈谈您的工作体验和酸甜苦辣。参与者可来稿或发电子邮件 (xzrsgl@371.net)。  相似文献   
49.
方铁 《天府新论》2015,(2):132-138
中国边疆的形成演变历经2000余年与诸多的朝代,表现为跌宕起伏的动态过程。在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将自己的统治制度、政治理念与文化传统,升华为了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华夏文化并应用于边疆治理,形成了中原王朝治边的文化软实力。治边文化软实力的思想基础,是夷夏有别观与用夏变夷观。中原王朝认为自己是天下的中心,周围的政治势力必须服从于己,由此形成中心(华夏文明)与边缘(边疆及其檄外的非华夏文明)相互关系的地缘政治思想。中原王朝通过推行教化在边疆及其以远地区传播华夏文化,并通过朝贡、册封这两种形式,形成通行天下的制度规范,即封贡制度。中国边疆的历史形成,不仅因中原王朝在边疆建立行政区并实施有效管辖,还表现在以内地文化为核心的主流文化在边疆地区逐步得到传播与认同,内地人口向边疆地区逐渐迁徙,实现了边疆居民成分的重组与主导民族内涵的改变,使边疆地区与内地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50.
10月16至17日,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暨政风建设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70多名专家、学者、政府公务员云集京城,围绕政风建设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 一、政风建设关系到政权兴亡 王流章(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和政府如何加强作风建设,更好地实现、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兴衰存亡的重大问题。作风直接关系着改革的成败,作风直接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能否贯彻执行,作风直接关系着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作风直接影响社会风气,进行伟大的创业,必须以良好的作风作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