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原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述古代哲学,自为一册.中卷述中古哲学,下卷述近世哲学,合为一册",是作者在北京大学任教中国哲学史课时编写的.但仅出版了上卷——这是他在留学美国期间用英文写成的《先秦名学史》的基础上修改而成,主要论述春秋战国时代自老子至韩非等的哲学思想.成书后,胡适于一九一八年送交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蔡先生即为之作序,认为此书具有"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等等"特点",为研究中国哲学史提供了一种"门径",并推荐给商务印书馆出版.据说当时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12.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哲学上他继承了荀况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同时又以唯物主义的观点批判地改造了《老子》的“道”的学说,吸收其中“有无相生”论的合理部分,发展了“物生有两”的朴素辩证法宇宙观。他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上“观德者得失之变”,在《韩非子》一书中较多地体现了辩证观点,特别是他提出的“矛盾之说”,同其前辈朴素辩证法思想相比,更具有新的战斗性特色。我们在《论荀况的朴素辩证法宇宙观》(载《哲学研究》1979年第2期)一文中曾说:“大家知道,春秋战国时代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逐步形成的时代。在这个历史大变动的  相似文献   
13.
论朱熹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在中国封建时代影响很大。对朱熹的评价,学术界虽然存在着一些分歧的意见,但一般是把他看作是封建主义的卫道者、腐朽的道学家、开历史倒车的复古主义者、客观唯心主义者。尤其是“四人帮”编造了“法家爱国、儒家卖国”的谬论,朱熹就被戴上“投降派”和“卖国贼”的帽子,被“彻底地扫荡”了。其实,朱熹在政治上虽然是一个竭力鼓吹封建主义的思想家,但并不是复古主义者,更不是什么“投降派”;在哲学上,虽然是一个主张“理在气先”的客观唯心主义者,但也不是毫无合理因素的。因此,对朱熹还得重新评价。在这里,我们提出一些看法,就正于朱熹的研究者。  相似文献   
14.
十五年前,哲学界曾经进行过一场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问题的激烈争论。由于当时有人引用方以智《东西均》中的“合二而一”一语,以为这是“中国古代的关于对立统一的光辉思想”,这就牵连到对于方以智宇宙观的评价问题。那些认为只有“一分为二”才是对立统一的辩证规律的人,把“合二而一”看作是反辩证法的形而上学的命题,于是方以智就成了所谓“合二而一论”的形而上学者,而遭到无情的批判和全盘的否定。我们认为这是很不公正的。因此,对于方以智的宇宙观的性质问题必须重新给予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道”是老子哲学路线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它的终极点;是它的基石,也是它的核心。老子对于“道”的反复变化的种种论证,构成了老子的整个宇宙观。这个宇宙观,在《老子》第一章里,老子作了概括性的表述:  相似文献   
16.
“物生有两”是一个朴素辩证法的命题。它认为任何事物“皆有贰也”,即有两个互相联系又互相矛盾着的对立面,例如上下、高低、前后、左右、君臣、夫妇等等,并且可以相互转化。这一命题究竟是怎样提出来的呢?它在中国哲学史上有何重要的意义呢? 春秋时代正是中国奴隶制趋于瓦解,封建制初步产生和形成的新旧交替的历史转折时期,进行社会大变革的斗争,几乎遍及当时的各诸侯国。例如鲁国的大夫季氏就是正在崛起的新兴地主阶级的一个代表,他废除旧的丘赋制度,实行一种适合封建生产关系的按田亩征税的田赋制,正式承认土地的私有。季氏在实行这种经济变革的同时还对奴隶制的上层建筑进行有力的否定(如蔑视周礼规定的典章仪礼的制度、擅自僭用“天子”的舞乐和祭典等等)。他甚至把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鲁国国君鲁昭公也逼迫下台、撵走。“季氏出其君”这一重大的政治事件曾经轰动一时,在各诸侯国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人们议论纷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人们在实践中早就猜测到事物的发展或新事物的产生是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和规律的,并且不断地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和总结,而成为古代朴素辩证法宇宙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祖国古代哲学遗产中的精华之一,是值得我们研究,加以批判地继承的。本文拟简要地论述一下它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