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发展中国传统哲学,将儒家有为论和道家无为论进行统摄、互补和转化,取两者之长,去两者之短。在需要有为精神的科技发现领域继续发扬儒家的有为精神,并从功用之为转化为无功用之为;在科技应用领域,为将科技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则需要提倡道家的无为境界,即顺为、慎为和少为。  相似文献   
12.
所谓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①虽然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将贯穿人的一生,但青少年时期无疑仍是社会化的重要时期。青少年社会化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完美的自我观念。二是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三是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o三方面缺一不可,而三者之中首要的、最为关键的是第一方面——形成个性,培养完美的自我观念。因为个性又是社会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晁乐红 《学术交流》2005,(10):19-23
经济伦理学的合理建构,是经济学与伦理学长期互动融合的结果。许久以来,经济学一直在努力寻找经济行为的道德合理性支撑;而伦理学也一直在努力试图为经济行为提供道德合理性证明。因此,以人类经济行为的道德合理性为前提和基础的经济伦理学的发展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文化,可以根据其渊源的不同划分为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可以根据其时代性质划分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还可以根据文化的价值体系和社会地位区分为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此外,按照群体差异又可划分为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传统社会的中国文化有三个干流:统治阶级的上层文化、市民的中层文化、广大农民所创造和继承的民间文化。二十世纪90年代的文化现象(上层文化的衰退、中层文化的崛起)使上述三分法成为普遍范式,只是相应的概念调整为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精英文化在精神上与传统的士大夫文化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