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4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72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六朝文人故事乐府,是指六朝时期的文人袭用乐府旧调、依据乐题本事而创作的故事体乐府诗作.与两汉时期来自民间的故事乐府不同,六朝文人故事乐府已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叙事题材的拟古和叙事风格的雅化;二是艺术手法日益精湛,体现为句式的整饬、声律的和谐、隶事用典等,从而使故事乐府完成了从朴质的民间创作到文人化的转变;三是具有较强的愉悦功能,一些诗作本身已具有可以演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2.
国际技术(一是指硬件技术,如成套设备、单机作生流水线、部件、配件、元件等及其使用技术,二是指软件技术,如专利权、商标使用权、技术决窍等)转移引力论,是对牵引和推动科学技术在国际间流动的客观经济力量的探索和认定,旨在掌握国际技术转移这种现象背后的规律,从而加以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33.
国际技术(一是指硬件技术,如成套设备,单机作业流水线、部件、配件、元件等及其使用技术;二是指软件技术,如专利权、商标使用权、技术决窍等)转移之力论,是对牵引和推动科学技术在国际间流动的客观经济力量的探索和认定,旨在掌握国际技术转移这种现象背后的规律,从而加以合理利用。一、国际技术转移之力论提出的依据及认定本文提出国际技术转移之力论是依据近年来科学技术在国际间有规律流动的几个基本事  相似文献   
134.
青年代表未来。青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青年干部是青年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力量,他们的素质如何,修养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因此,新时期,青年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自身的修养至关重要。 “修养”是一涵义广泛的概念。我们这里所讲的修养不是专指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或道德学习等方面的造诣等,而是指青年干部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在  相似文献   
135.
两汉时期 ,皇帝对贵族、官僚、孝悌、贞节、高年和灾民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赏赐。由于赏赐对象的不同 ,赏赐的物品和数量也各有差异。赏赐对维护封建统治曾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主要是贵族官僚瓜分财富的一种方式。赏赐的无序性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相似文献   
136.
乘(?)是流行于魏晋道教徒之中的一种飞行巫术。本文认为,该巫术并非史前巫术的遗留,相反,它乃是秦汉间好事者以战国黄帝乘龙飞升神话作为原型,并综合历史上众多神话要素而成的文化现象。神话演变为巫术堪称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条通例,这一规则对于正确解释中国古代自秦汉以后众多巫术现象的本质及其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7.
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选择与转换于天义,岳德军一、对两种经济增长模式的确定及评判经济增长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速度型经济增长模式,即经济增长有50%以上是因高积累(生产要素投入量扩大)而引起的;二是效益型经济增长模式,即经济增长有50%以上是因投资效率的提...  相似文献   
138.
晁中辰 《文史哲》2001,(5):97-103
崇祯帝不像历史上的“亡国之君”那样遭人唾骂 ,而是颇受同情和赞誉。他个人品质不坏 ,但这不是评价他的主要标准 ,主要在于他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崇祯帝不知恤民 ,加征不断 ,逼迫千千万万老百姓背井离乡 ,饿死沟壑。崇祯时的大饥荒实际上是三分天灾 ,七分人祸。崇祯帝用人多疑 ,赏罚颠倒 ,自作英明 ,委过臣下 ,终至亡国。身为亡国之君却赢得好名声 ,形成这一特殊历史现象的原因是 :崇祯帝汲汲邀誉 ;处死魏忠贤 ,获得了士大夫的同情和赞美 ;汉族士大夫把对满清的敌视化为对崇祯帝的怀念 ,清统治者借崇祯帝笼络民心  相似文献   
139.
140.
中西史学呈现出鲜明的结构性差异。西方史学在结构上体现为主客体因素在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领域的二元对立,其结果是在历史学的实践与理论中产生一系列矛盾和分裂。与此不同,中国史学内部则呈现为修辞、史实、思想在史著、史家以及史法方面的三元统一,其结果是在历史学的理论与实践中求真、求善与致用相互一致。中西史学的结构性差异,源于中西文化传统中的两种不同二分法,它是中西思维方式乃至中西文化类型差异的具体体现,二者不存在绝对的高下优劣之分,相反有相互借鉴、互为补充的可能。正确评价中西史学的成绩和贡献,综合吸收两种不同史学传统中的丰富养分,有助于深化当代历史研究,推动当代历史阐释学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