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的理想境界是达到生态文明的高度.中国各政党间的长期共存,是中国政党制度生态文明的多样性特征;执政党和参政党的角色定位,是其平衡性特征;政党间的团结合作,是其和谐型特征;各政党团结在中共周围,是其统一性特征.中国政党制度生态文明建设有赖于各政党自身建设的加强.中国政党制度生态文明完全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新四军进驻皖南后,贯彻中央指示、发展战时经济的突出历史贡献是配合和发展皖南“工合”运动,兴办了战时工业合作经济,具体表现在:建立了“工合”浙皖办事处的基层组织屯溪事务所、泾太事务所、旌德事务所等;培训了“工合”干部;组织了十多个合作社的生产。新口军在皖南开展的“工合”运动,对于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和破坏,支援抗战.安置当地人民就业。密切党和人民军队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等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傅道彬<春秋时代的"文言"变革与文学繁荣>提出商榷意见,主要现点有;1.文学的本质意义并不如傅文所说是语言.而是形象,春秋时代并不存在时下意义上的成熟的文学.更遑论自觉的文学;2.即使傅文对文学及其成熟与自觉等方面的认识不误,用于支撑其春秋文学自觉说的四大理由均不能成立;(1)春秋"文言"实践重理尚用;(2)春秋时代"文言变革"证据不足;(3)春秋"文言"理论重理尚用;(4)春秋时代并未形成独立的文士集团.本文附带性地讨论了傅文时<文言>的错误认识,在论证的过程中还随文指出傅文存在的部分逻辑问题.文章对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皖南事变发生和新四军失败原因再论曹天生皖南事变是国民党对新四军进行的一次穷凶极恶的反革命国剿,是国民党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顶点。对于这样一个震惊才外的事变,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迭出不穷,但我们认为,如果要把皖南事变的研究引向深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