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目前正在少数地区进行的国营企业独立核算、以税代利、自负盈亏的试点,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在国际上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相当大的发展。这项试点工作初步取得的成效,揭示了经济改革的基本方向,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思想认识问题,尤其是关于国家所有制(习惯上又称全民所有制)的地位问题。不少人对此疑惑不解,惊呼:这岂不是改变了国家所有制吗?针对这一疑问,有些同志出来解释说:国营企业搞自负盈亏并没有改变国家所有制。这里不难看出,提问题的人和回答问题的人都认为有必要承认  相似文献   
13.
论适度降低国有制比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的经济问题仅仅是管理制度不行,所有制是无比优越的,我们的经济工作的弊病与所有制无关。可是,人们不禁要问,马克思主义在革命时期对所有制问题那么敏感,那么敏锐,资本主义的这个毛病跟所有制有关,那个毛病跟所有制有关,可是在建设时期,怎么在所有制问题久就那么不敏锐呢?为什么要把所有的毛病眼所有制隔离开来呢?根据我的研究,几乎所有的经济领域的弊病都跟国家所有制有关系。现在经济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国家所有制的问题。具体的讲,就是要适度降低国有制比重。一、国有经济三大症状我们的宣传工…  相似文献   
14.
"国进民退"不是好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民营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历史阶段,这种“国退民进”应当说是符合历史规律的发展潮流。二战以后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推行了国有化,结果不约而同都搞起了非国有化,鼓励和保护民间资本。但是最近却出现了一股“国进民退”的逆流,其危害在于,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经济一旦出现亏损,就不得不通过国家财政补贴转嫁到社会和全体公民头上。经济改革中的“国进民退”现象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5.
破产法在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破产法在中国的立法简史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科技文化典章制度方面有过许多举世瞩目的创造发明.不过很遗憾,中国古代却没有破产法.在目前能够查考的法典文献中,1300多年以前的《唐律疏义*杂律》有一条关于“负债违契不偿”(即债务人不能按照契约规定的期限清偿债务)的规定:欠价值一匹绢以上债,过期20天不还者,打20大板;再过20天,又加一等;但最多只能打60大板.欠30匹加二等;100匹加三等;超过100天不还者,判处徒刑一年,并责令偿债.由此可见,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律是靠打屁股和判徒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古往今来,人生在世,常见的风险莫过于遭灾之年:无米下锅,食不果腹。古时候没有社会保障制度,却早有慈善事业,如施粥之举。饥民早起排队,一人一勺、一勺一大碗。施粥因承办者不同而分为三种:一是王府官家施粥,二是富裕人家施粥,三是寺庙出家人施粥。其中宗教慈善事业流传甚广,至今已有千百年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