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1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思想与学术在当代文化中合流--2005年人文学术热点扫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军 《学术界》2006,(1):290-300
2005年人文学术热点呈现出原发性热点少,延续性热点多,共同话题突破学科界限和思想与学术在当代文化中合流等重要趋势。这些特点在“国学热”、“亚洲作为方法”、“通三统”、“当代学术史”、“超女”等热点中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52.
曾军 《学术探索》2002,(3):27-30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在当代呈现出新的特点。它对各个国家的影响是不同的。当代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 ,从长远看有益于社会主义的发展 ,但在近期却给社会主义国家造成巨大的压力。云南要在全球化进程中 ,长远谋划 ,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53.
曾军 《求是学刊》2007,34(3):104-106
一谁在生产都市文化?当我们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包含着对“都市文化”和“文化生产”两个问题的前提预设。就“都市文化”来说,它包含着狭义的“都市性的文化”和广义的“都市中的文化”。就“文化生产”来说,它同样也包含着狭义的“将文化作为一种商品来生产”和广义的“将生产作为文化创造的隐喻性表达”。进而,在“谁”这个问题上,同样也包括着狭义的作为“创造者”的个人和广义的用以意指一个创造者群体的机构(institution)。这种前提性的区分在我们进入都市文化生产主体的讨论时非常重要,它包含着都市文化生产中某些根本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54.
曾军 《甘肃社会科学》2007,(1):50-53,80
曾军:算起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已有百年历史,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如果说作为一个学科来看的话,也有大半个世纪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从少数知识精英的理论武器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指南的过程,而这其中,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也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我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文艺学界曾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重建产生过极大的争鸣,直到现在,各种建设和批评之声仍此起彼伏.马先生,您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研究,在您看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经验教训可总结为哪些?  相似文献   
55.
土地资源的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相继出台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出让的政策和法律,使国有土地这种资源不仅作为资源来利用,而且作为资产来处分,让使用权从所有权的权能中分离出来,在市场经济中加以运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我国土地所有权,一部分归属于国家,另一部分归属于集体。关于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的土地,现行的操作过程中,还不允许直接进入市场,主要依据是《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八条规定:“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所有土地,经  相似文献   
56.
马克思对交往问题的思考主要有两个鲜明特点:其一,在马克思思想的不同时期,"交往"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并形成了普遍交往、现实交往、交往异化、物质交往、精神交往、世界交往等不同领域和层面的交往理论。其二,马克思更多的精力花在具体的、现实的、物质的交往方式、形态、活动的研究上。马克思的交往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发展可能性,并在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中不断注入新的内涵。巴赫金的交往思想成为马克思交往理论当代发展中最贴近审美活动的思想,或者说,只有到了巴赫金那里,马克思的交往实践思想才真正转化为审美交往理论。  相似文献   
57.
曾军 《云梦学刊》2006,27(1):22-29
如果说"迷"是"过度而狂热的看客"的话,那么,"专家"则是"过度而冷静的迷".对于专家来说,语言是他们的武器.当他们从事研究的时候,绝对不会像普通观众那样"看看而已",这种对"距离感"的刻意追求也使他们排除了生产"相关性"意义的可能性,对于专家来说,现成的显而易见的意义并不能满足"专家"的虚荣心,"专家"在批评中的意义生产和再生产是一种对"前所未见"的意义的生产,即要"见所未见".  相似文献   
58.
上海世博会的重要功能之一是通过对中国元素的遴选/组合、编码/解码,实现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从上海世博的宣传片到世博会的选址和规划,从中国国家馆到省市区联合联合馆的主题确立、标志设计、场馆外形到内部的展示内容,从以中国元素活动周为代表的各种演艺活动到外国场馆中对中国文化的借鉴,中国元素可谓渗透在上海世博的方方面面。上海世博的中国元素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通过中国元素及其组合,传达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城市智慧、生存智慧以及对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理想与追求,这些都成为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精神内核。但是,上海世博通过中国元素来建构中国国家形象会否实现设计者的编码与参观者的解码之间的无缝对接而不致于遭遇对抗式解读?本文提出‘元素主义’的思维陷阱、中国形象给谁看?——‘他者眼光的想象’与‘中国文化的自省’和‘一体与多元’:文化的地方性与中国国家形象问题等三个问题并进行了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大众影评的崛起成为引人瞩目的现象,它以网络论坛、博客为主要载体,承载着更多普通观众的欣赏品味和价值取向。不同于作为普通观众的“大众”,构成大众影评主体的是“过度而狂热的看客”,即“迷”;“网络文化”和“迷文化”的彼此推动与消解导致了大众影评极不稳定的状态。大众影评以“观后感”体实现对普适性价值观的认同与坚守,揭示出真正有效的影视批评应该是以人文性为核心,体现人文关怀、理性精神的批评。  相似文献   
60.
中国学者对巴赫金思想的接受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风云历程,不仅其间从未中断过,而且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巴赫金的一些重要论著及论文在中国已有了不止一种译本,如巴赫金的<弗洛伊德主义批判纲要>在中国即已有了四种译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