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总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座标,规约着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方向、道路和模式.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理论的内涵,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态度,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政策导向,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的自我实现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的自我实现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还具有社会历史性。人的自我实现有自我牺牲、利己主义和个人与社会发展一致三种最基本的形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自我实现必需确立个人与社会发展一致的主导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它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直到现在,这场革命还在继续发展,不断掀起新的高潮。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引起了生产力的革命,它不仅表现为实体性生产力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的更新,而且表现为结构性生产力要素(分工协作、经济管理、产业结构)的更新。在生产力发展变化的基础上,社会的阶级结构、政治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情感方式亦处于艰难的嬗变之中。所有这一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前提、动力、目的、标准和人民主体价值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对人类思想史有关民本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的扬弃。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必须以促进入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的和归宿。  相似文献   
15.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样性与主导性价值观并存的时代,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至关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根本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要求,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供了依据和标准。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需在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结合中夯实价值基石,在社会性与个体性的联结中寻求价值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异化"一词本来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在黑格尔哲学里才成为哲学概念。文中分析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进程,指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异化思想的高峰,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的形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虽然儒学的仁义思想起着一定程度的消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起着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儒学仁义思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所谓价值取向,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从价值的角度来决定自己的价值取舍,进而制约自己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实施过程的一系列要素的总和,人们进行价值取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权衡利弊得失的过程,也是一个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和社会关系的过程.国民价值取向奠立在社会经济结构之上,但又有其自身的传统和规律.当前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对人们的价值取向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深入地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国民价值取向的变化,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人生追求和人生选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