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7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138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1.
正当整党工作在深入开展的时候,我们迎来了党的六十三周年纪念日。这次整党,是在思想、作风、纪律、组织上进行全面整顿,通过整党提高全党的思想水平和工作水平,更加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努力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更好地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去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为此,就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党  相似文献   
312.
魏耕原 《唐都学刊》2005,21(4):104-108
《稼轩词编年笺注》的笺证和编年最见功力,于口语俗词释义也付出艰辛探索。而辛词刚柔兼济,雅俗并现。尤其是口语词横竖烂熳,拉杂纷呈,浅者反深,直者反曲,颇费斟酌。结合邓注,考其疑义,商略得失,以求补苴罅漏。  相似文献   
313.
"人权"入宪是第四次修宪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人权入宪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是我国宪政建设历史的积淀,也为我国今后的民主宪政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14.
实施宪政的核心问题是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利的制衡  相似文献   
315.
南方朔 《领导文萃》2015,(8):124-126
过去几十年,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早已固定化,只要一说到中国,大概就没有什么好话。但现在,这种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却有了微妙的改变。《论语》的最后一篇是子张篇,其中有一段话是:"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我认为子贡的这一段话,已讲到了民意及政治人物公共评价的真理,因此子贡这句话是对的,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316.
中国三位著名的画家赵无极、吴冠中和朱乃正都将传统元素引进油画,同时保持油画本身的特点。赵无极在西方的文化语境中以东方的审美元素追求具有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吴冠中将油画的造型方式以传统的水墨诠释,成为改良后的彩墨画。朱乃正将中国传统审美思维与元素系统融入油画创作。三位画家对中国元素的借用呈递进态势,却殊途同归地完成当代油画审美民族回归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317.
张原 《民族学刊》2012,3(5):37-51,92-93
抗日战争时期,岭光电作为一个兼有彝区土司和军政职务的彝族精英,其《倮情论述》一书所陈述的彝区的边务实践与民情风俗,展现了在国族政治抱负下,彝区精英如何对彝人历史、社会、文化之图景进行重新的组织与呈现。在民族国家的语境下,他的论述获得了时代意义:即让西南边地的人民与现代中国的国家化进程接轨,从而在使国家更为完整的同时,也让边民获得其民族地位与国民权益。岭光电所具备的时代穿透性和空间跨越性,也使得他的边务实践和民情叙述充满了一种宝贵的韧性和灵活性,而这些正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所缺乏的。  相似文献   
318.
2007年,正值南京事件70周年,世界各国纷纷策划以南京事件为题的纪录片或电影.然而,已作为历史事实被认定的南京事件并没有成为日本国民的共同认识,也没有成为"国民记忆",南京事件否定派的言论在日本甚嚣尘上.这一问题表明:由于企图歪曲、抹杀、忘却日本战争犯罪史的历史修正主义势力占据了自民党政府(一部分为民主党)的中枢,导致日本的民主处于危机之中,日本国民对于战争的认识也处于危机之中.现在,日本和战时一样,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对这种现状抱有危机意识的日本律师、学者、教师、市民等组织起来,举办各种国际学术研讨会,希望以此为契机调动日本社会和国际社会的积极因素,打破日本对于战争和历史认识的闭塞状态,挽救民主危机.  相似文献   
319.
320.
题记:前总统袁世凯逝世前不久,写下了下面这篇论述中国教育改革的文章。这篇文章是在两名美国女记者的建议下写作而成。她们向袁世凯提出了11个问题,袁世凯回答了其中的10个,剩下的一个问题因为无法完全理解而没有回答。从文中可以看出,在很大程度上,中国已经将美国教育体制作为范例,并且准备为工人阶级提供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