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1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2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中外移民社会适应的差异性与共同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移民的人力资本越强,如教育程度越高、就业竞争力越强、经济收入越高,则越容易适应城市生活.而国外移民的适应则不同,移民越是来自发达国家,其收入越高、生活质量越高、越是有优越心态,越不容易融入当地社会.中外移民在社会适应方面共同性的规律则是,移民融入城市的动机越强、在城市居住的时间越长、社会交往越广泛(社会关系越多),越容易适应与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72.
从流动人口的精神文化生活看城市适应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农民工进入城市后的适应对我国城市化具有重要意义。农民工的适应有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三个依次递进的层次。当前,农民工的适应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通过改善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农民工阶层的素质提升,可以帮助农民工适应城市发展,融入城市化和社会的主流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7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深化住房保障体制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城市特殊群体的住房状况值得我们去关注.贯彻落实中央会议精神,从深化住房保障体系改革的角度出发,探讨解决城市住房特殊群体住房问题的应对方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4.
腐败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探讨了国内外研究腐败原因的一般理论,然后将腐败置于我国社会结构转型这一历史背景中分析,认为腐败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结构性因素;腐败市场形成、权力寻租条件出现、社会资源短缺、制衡机制不完善;社会文化因素:传统习俗影响、价值观念倾斜、社会心理失衡、社会颓风助长;个人因素:本体利益趋动,聚敛财富动机、人格缺陷、认识误区、滤析出腐败现象得以生长的主要因素和条件,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抑制腐败。  相似文献   
75.
76.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但是随着公积金事业的发展,县域公积金覆盖面小,归集困难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本文以吉林市县域公积金管理实践为例,针对扩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7.
通过对乡村聚落空间异化与“话语失序”的关系、聚落空间重构模式变化与多元话语权力博弈过程关系的梳理,指出“乡村话语主体性”的缺失是空间乱象产生的根源。为了使乡村回归话语本位进而主动构建聚落空间,在辩证看待政府主导型、利益导向型与价值导向型空间重构模式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乡村话语主体性空间重构模式”;依托重构乡城平等互补空间格局、重建乡村空间政策保障机制、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乡村价值挖掘与体系构建、乡村组织的集体决策等方式,以期培养村民的价值认同与文化自信,重塑乡村话语主体性,激活内生动力;并借用德波“漂移、构境、异轨”等策略从物质空间、行为空间、精神空间三方面消解“话语失序”,缓解聚落空间的异化,实现乡村聚落空间的合理重构。  相似文献   
78.
文章使用2010年收集的江苏省农民工调查数据,探讨了农民工的住宿方式对其权益保护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民工的住宿条件总体上仍然较差;(2)宿舍劳动体制下的农民工与非宿舍劳动体制下农民工相比,基础生活设施拥有率低,人均住房面积少,住宿条件差;(3)宿舍劳动体制下的农民工与非宿舍劳动体制下农民工相比,工作时间长,拥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比率低,表明其权益被侵犯现象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79.
藩镇官员收入问题在唐代藩镇研究中值得重视.藩镇官员收入成分复杂,有俸禄、赏赐等多种来源,并具有地域性及群体性差异,不应笼统概括.唐王朝对藩镇官员制定收入标准,规定待遇优厚,学界据此认为藩镇官员收入普遍丰厚,但实际上唐王朝规定标准并未普遍推行,各地情况存在差异.总体上南方藩镇官员以俸禄为主要收入,待遇优厚;北方藩镇官员以赏赐收入为主,待遇较低.  相似文献   
80.
在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中,有一些引人入胜的新颖视角对我们研究活动十分有助。陌生人视角要求研究者不是从狭隘的个人经验出发,不抱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而要有社会学的想象力,将研究活动与广阔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对熟悉的的社会现象用新的眼光来观察。群体性视角要求研究者在考虑问题时要超越个人,要研究群体的结构,群体的区位环境和群体的特性对个体的影响和制约,将个人行为放在群体的背景中进行解释。透视性视角要求研究者在研究社会信息时,透过表面的、虚假的、复杂的现象,了解事物的隐功能、人们活动的内幕和社会的另一个侧面,掌握事物真实的、实质的因素,最终把握事物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