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1.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急剧变迁以及各种自然灾害、人为事故频发,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社会风险大大增加.为了有效抵御社会风险的冲击,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增强组织对风险的抗逆力十分必要.社区是社会组织“金字塔”的奠基层,是社会、政府、个人联系的纽带,增强社区的抗逆能力,提升社区抗逆作用的起点,建立社区抗逆的资源储备,完善社区抗逆过程的运行机制,对于提高社区的自保自救能力、促进整个社会风险管理水平的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渊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是西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热点。从本质上看,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是一种代表着未来知识经济特征的先进的战略管理理念。本文从史学角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渊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论中西管理思想的人性假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性与管理密不可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以性善论和性恶论为代表 ,现代西方管理思想以“经济人”、“社会人”、“文化人”假设为代表。本文认为 ,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为指导 ,融合中西管理人性的合理成分 ,才能建立完整科学的人性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14.
增强社区的抗逆能力对于提高社区的自保自救能力乃至提升整个社会的风险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社区抗逆力是一种基于社区自身资源的防灾抗灾能力,分析社区抗逆力必须首先考量评价指标,通过评价指标的选取与计算,能得出社区的抗逆力系数,以比较不同社区的抗逆力水平。社区抗逆力的评价指标是指既能反映社区抗逆力的构成要素,又能用数学的方法进行量化分析的变量,从定性的角度来说,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制度因素和物理结构等四个方面构成影响社区抗逆力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在适用对象上可以面向所有的自然灾害类型;但不同的灾害类型以及灾害具体情况的差异可能对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不同的要求,甚至对同一指标提出不同的权重要求。在该指标体系的运用过程中,应当依据灾害的具体情况,通过选择、剔除以及权重赋值等方式,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5.
论突发事件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后恢复重建是突发事件三大环节的最后一环,也是考验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最重要一环.本文从灾后安置、心理干预、环境恢复、疾病防治、社会治安、重建监管、社会动员、调查评估、救助创新九个方面论述了恢复重建能力建设的精要.  相似文献   
16.
朱华桂  贾学军 《学术界》2012,(9):109-117,287
基于传统文化的视角,良好的沟通是一种艺术,应做到心与心的交流.在面对沟通的两难困境时,尊重和包容促进其良性循环.持经达变是化解沟通难题的最优解决途径.在持经达变的过程中,应以“法”为基本依据,以沟通圆满为目的、妥当大于实在、由情入理.此外,还应从个人修养、应变能力以及协调能力等多方面完善自身修养而至容人、达人之境界,方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谐,并慎始善终,以求沟通过程的圆通和沟通结果的圆满.  相似文献   
17.
定位与模式: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可以从市场定位与创新模式两个视角考察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就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范围、强度及层次寻找市场、适应市场、创造市场的过程。自主研发、引进模仿、合作研发是技术创新的三种现实路径选择模式。自主研发创新优势明显,但技术开发、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风险较高;在妥善处理知识产权问题的基础上,引进模仿创新可以避开技术首创的高风险,在技术的完善、成本的降低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合作研发模式是技术创新的未来走势,优势在于分散创新风险,合作各方优势互补,培养彼此的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18.
就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而言,它具有二重性──自为性与为他性,这种二重性的辩证统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社会主义制度为这种统一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加快构建南京市民营企业核心能力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企业核心能力作为一种独特的“战略性资产”,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源泉。本文从南京民营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成长因素着手,分析了南京市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提出了加快构建南京市民营企业核心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