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0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1篇 |
人才学 | 4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8篇 |
理论方法论 | 4篇 |
综合类 | 58篇 |
社会学 | 5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1962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在建设学习型企业,依靠文化力提升竞争力的过程中,人们的企业文化意识空前增强。但由于国有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环境的影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理解上的偏差,许多环节还不能准确把握,使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有时不够规范、不够系统,甚至还有许多误区。这里,就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比较突出的倾向性问题进行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3.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处理好创造政绩的目的、政绩的内容、政绩取得的途径以及政绩评价等问题,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昌臣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209-211
本文引入被监管者逃避监管能力的差异,建立了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金融市场监管博弈模型.通过对博弈模型的均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是降低监督者的监督成本、提高监督的激励以及提高监督者的侦察水平,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只需保持在某个水平上即可.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全面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胜利完成了第六、七两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了第一步战略目标。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十一亿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小康生活迈进。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有目共睹的、所有这些历史性深刻变化,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建设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与之相配套的农村社会保障服务网络 ,发展重点是建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 ,主要针对“农业人口”。建设农村社会保障是适应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 ,应坚持六个方面的原则 :社会保障立足于保障基本生活 ;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公平和效率相统一 ;社会保障同家庭保障、自我保障相统一 ;农村社会保障基金实行独立管理及可用于投资以保值和增值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应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在全社会加强信用意识,加强公民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礼诚信"已被确立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培养公民的诚信品德,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已经是事关市场经济能否顺利推进的重大问题.搞好诚信道德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就途径说,一是要靠教育,二要靠法制. 相似文献
9.
“文言”是古代人们在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运用锤炼进而形成的书面用语,它较之现代语来说,更简洁、凝练、典雅,且含义丰富。尤其是一些典范的篇章,就更能体现出这些特点了。可是,在教《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常常会遇到细心的学生问“‘旦日,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正在进行着深刻的产业革命。“家家划地、户户种田”这种“小而全”的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的经济模式,伴随着农村温饱问题的解决以及分工分业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崛起而逐步走向解体。与此相应,越来越多的农户脱离或亟待脱离土地而走向农村经济的高层次——农村工商业开拓,而闲置出来的土地则不断向种田能手集中。这样,我国广大农村客观上必然会出现一个土地与劳动力“重新组合”和逐步集中的经济过程。如何在理论上把握土地集中这个在农村深化改革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呢?笔者拟就土地集中的客观必然性、加速土地集中的措施以及理论上有待研讨的课题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