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本文梳理了西方的现代性理论(特别是复兴的现代性理论)谱系,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詹姆逊的现代性理论的主要特征,进而分析它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之间关联,并指出了我们应有的选择:强化问题意识,立足我国特定的现实,积极借鉴国外的现代性经验,将外来理论与本土的现代化实践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同时,我们也要利用后发现代化国家的优势,吸收国外现代化建设的教训,避免重蹈其覆辙。  相似文献   
32.
李世涛:缪俊杰先生,首先感谢您抽时间接受我的采访.您大学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大学合办的文学研究班学习,毕业后有到<人民日报>文艺部工作,长期从事文艺界的新闻报道工作,亲身经历了许多文艺界的活动.因此,希望您能为我们介绍您的一些经历,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情况,也为研究提供一些材料.还是从中国人民大学的"文研班"开始我们的话题吧!我想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根据您的了解,当时成立"文研班"的背景是什么?直接目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33.
美籍哲学家阿格尼丝·赫勒认为,在西方社会中,现代社会格局与现代性的动力关系可以概括为现代性的三种逻辑,即技术的逻辑、社会地位的功能性分配的逻辑(或曰市民社会的逻辑)、政治权力的逻辑(或曰统治制度的逻辑)。这三种逻辑都具有不同的内容、存在和发展、功能,它们既彼此制衡、紧张、冲突,又相互依赖、支持、补充,共同维持现代性和现代社会格局的存在、发展,缺一不可。其中,最关键的第二种逻辑包含了货币化、需求的持续涌现、专业化、平等的发展趋势,社会根据每个人的社会功能、贡献进行分配,进而引发不平等,应该正视这个现实,并处理好社会运行与国家干预的关系,才能维系其存在、发挥其作用。鉴于此,必须保持这三种逻辑的相对独立性和脆弱的平衡,否则现代性就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34.
李世涛:李老师,您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您一直在朱光潜先生的指导下从事西方美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尤其是在"文革"后,你们接触得更多了,希望您谈一些"文革"后朱先生的情况. 李醒尘:文化大革命后,北京大学恢复了美学教研室,许多高校都也纷纷成立了美学教研室,全国性的中华美学学会召开了成立大会,朱先生被选为会长.美学复兴了,我们又有机会搞美学了,大家的热情很高,出现了新一轮的美学热.这时朱先生已年逾八十,但他的精神状态很好,他说,"文革"后他得到了第二次解放,心情非常舒畅,要以老骥伏枥的雄心壮志,重理美学旧业,趁八十开外的余年,为毕生所从事的美学事业"添砖加瓦","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他觉得中国经过"文革",许多问题都能得到解决,是很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35.
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吸收了西方阐释学的思想资源,与当代西方各种学术思潮展开积极的对话,重视历史、意识形态、形式和辩证思维,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詹姆逊的阐释学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学.他的探索既丰富和发展了西方阐释学和马克思主义阐释学,也对重建我国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和中国阐释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6.
由于研究角度和关注点的不同,西方学者对西方现代性的特性有不同的阐释,但他们主要关注其断裂、理性化和反思性特征.实际上,反传统、理性化和反思性是西方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它们影响了西方现代审美思想和现代美学流派的发展,并使其呈现出反叛西方审美传统、反对工具理性和反思西方审美局限的特征.  相似文献   
37.
总结并积极吸收百年来中国美学讨论的遗产是发展新世纪中国美学的重要途径。为此,要从提高美学研究者的精神境界与学养、强化美学学科建设的问题意识、克服美学研究者的门户之见与意气之争、摆脱经典束缚四个方面着手,吸收对方的长处,正视自己的问题和弱点,把问题意识与学科发展结合起来,才可能使新世纪的美学研究有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8.
在詹姆逊的文化批评中,影视文化批评和建筑文化批评典型地体现了其文化转向,但又不同于欧美学术界的文化转向,这使其文化批评既有自己的立场,又能够接受文化研究的长处,具有了重要的学术价值.实际上,詹姆逊的文化批评的视角主要是马克思主义,主要从基础结构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文化问题,同时也考虑到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相对自主性.在后现代社会中,视觉艺术和空间艺术很有典型性.因此,詹姆逊既关注社会基础结构对它们的影响,又注意分析其特殊性,并揭示了其意识形态性和潜在的审美革命性.  相似文献   
39.
李世涛 《阴山学刊》2007,20(3):11-16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学术界就人性与人道主义问题展开了持续而广泛的讨论。这次讨论吸取了五六十年代关于人性论讨论的经验教训,从多方面深化了对人性与阶级性的认识,达成了一些共识,但也出现了不少的分歧。其中,艺术理论界结合艺术现象,探讨了人性与阶级性的五种基本关系,及其在艺术中的表现,极大地推进了艺术理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0.
詹姆逊立足于现实,以马克思主义为最主要的理论资源,探索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左翼政治的斗争形式和前景。尽管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阶级政治和联盟政治已经明显衰弱,但仍然是目前左翼政治的最重要的斗争形式;包括文化政治在内的各种新社会运动非常活跃,但是,其局限决定了它们只能是阶级政治、联盟政治的补充,而不能从根本上取代阶级政治、联盟政治;阶级政治、联盟政治与各种新社会运动应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其作用、克服其局限。但是,詹姆逊经常摇摆于阶级政治与新社会运动之间,这些矛盾反映了其理论的不彻底性、折衷主义和抽象性等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