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自西汉武帝采董仲舒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的二千年间,孔孟儒学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主流,它与士人前程紧密结合,也形成国人的道德规范。近代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思想家们不可回避地都要对传统文化予以取舍。孙中山昌言其革命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本文旨趣,即在分析孙氏晚年文化思想中对传统的因袭,以概见传统文化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由段云章、倪俊明编著、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炯明集》,于1998年9月问世。全书共两册,88万字,举凡陈氏的论著、文告、函电、演说、谈话、公联及杂著等,概行收人,未加改动删节。除加必要的注释外,不作任何评论。该书编者认为,“编辑本文集,旨在存真求实,提供研究资料,希望有助于了解历史人物的全貌,有助于对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史和广东史的相关人物和事件进行更全面而深人的探讨。”该书所收资料,均按时间顺序排列,其他技术处理办法,详列于卷首《凡例》中。这是第一部公开出版的陈炯明文集。该书出版本身,就是一件…  相似文献   
13.
突出思想特色把握评价尺度——读《左宗棠评传》李吉奎孙占元所著《左宗棠评传》,已于1995年11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左宗棠在清代被誉为“中兴名臣”。他起家寒素,经清嘉道咸同光五朝,由举人而跻身总督、宰辅,受知于咸同光三帝,是一位功过毁誉虽历百年而不...  相似文献   
14.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清廷逐渐认识到海外侨商的价值,不再视作另类,吸引他们返国投资建设,捐献军饷,协助救灾,办理公益事业,成为必要之图.于此相关,侨商要求政府切实护侨、保商.于是,清廷在南洋等地多处设立领事馆,并派遣大员出洋宣抚、招商,对贡献卓著的侨商,赏赐官衔顶戴荣宠.及推行新政,乃设立商部,颁布护侨、保商、招商的配套政策.在这一政策的形成过程中,广东侨商巨擘张弼士起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戚其章先生的新著<走近甲午>一书,于2006年1月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刊行.全书586页,49万字.戚先生研究甲午战争史半个世纪以来,持之不懈,先后出版有关甲午战争的专著与论集多种,成为国内甲午战争史研究的巨擘.  相似文献   
16.
张弼士是清未民初著名的华侨领袖.他以一粤东农家子赴南洋,经过多年拼搏,在英荷两属广事经营,积累起丰厚家产.他响应清廷号召回国投资和从事公益事业,受到朝廷高度重视,授官任职,备极荣宠.多种著作记述,张弼士曾以"三十万元"援助孙中山革命.本文根据各种相关材料,对这一说法予以质疑,以为不足信.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政治斗争的残酷无情,人际关系往往受到政见分歧的严重影响。思想与政治的歧异,为友为敌,变幻不恒。康有为与梁鼎芬,围绕着“大清国、孔子教”的底线,从戊戌变法前后以迄民国初年,有过诡异离奇的分合。本文通过对相关史事的梳理,介绍近代中国社会的这个案例,力图从人际交往方面较深入地说明政治文明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困难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18.
勤于思考踏实求解──读《中国近代史治要》李吉奎孙占元同志的《中国近代史治要》(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以下场称《治要》)一书,是占无同志继《中国近代史通论》、《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二书之后的又一力作。全书三十余万字,包括了三十三个专题研究对象,涵...  相似文献   
19.
宣誓是一种庄严的承诺。孙中山自从投入反清革命之日始,便与宣誓的举措联系在一起。在他能行使话语权的阶段,他要求参加革命团体者必须宣誓。他不但要求他人,自己也一体实行。他对宣誓这种中华传统文化模式发挥到极致,并将其意义理论化。  相似文献   
20.
1925年3月,东征军底定潮梅后,广州大元帅大本营议决,由东征右翼军总指挥、孙系建国粤军总司令许崇智,与被击败的陈系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的代表,在汕头谈判,取得协议,将潮梅交回陈军驻守,然后回师广州。因此,形成极为难得的孙陈两系粤军妥协的局面。本文旨在阐述此次妥协之原委及其失败与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