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4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2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45篇 |
人才学 | 4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77篇 |
理论方法论 | 12篇 |
综合类 | 159篇 |
社会学 | 28篇 |
统计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5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5篇 |
1966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60年 | 9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林冠群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2)
苏轼的晚年,假如可以从他谪居岭南的时候算起,则他这个时期的思想与以前是大不相同的。谈佛论道的兴趣比前浓烈;关心国家大事和体察民生疾苦的心情也未衰减,但却时时流露出“去国投荒,不得言路”的愁怅;祖国南方大自然的秀美景色陶冶了诗人的性灵,使他更坚定了平淡、自然、朴实的审美观,因而也创造了不少优美的诗篇。下面试从他的岭南诗作中去探寻这些变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172.
174.
论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暨群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3):123-125
知识服务是时代赋予图书馆的新的历史使命,知识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图书馆提高服务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知识服务标准平台和网络平台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5.
对森林资源物权的研究不仅可以推动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而且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意义重大。本文首先阐述了林地物权的基本内涵,然后从所有权、他物权两个方面对中俄两国的林地物权进行了对比。在林地物权实际内容中,探讨了中俄林地种植权、采伐权、采集权、景观利用权、狩猎权、生态补偿权、林业扶持权7种权利的相关内容。此外,文章还从林地物权的灭失和移转两个方面对比了中俄在林地物权变动制度上的规定,最后对完善我国林地物权立法,推进集体林权改革提出了5项建议。 相似文献
176.
商学群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形势下,在商品经济环境中,如何进行按劳分配,并通过它充分有效地调动劳动者的生产劳动积极性,产生出最佳效益,是理论界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近几年,理论界围绕它进行了许多有效的探讨。本文试图从按劳分配的经济价值效应关系方面作些分析,以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应有的规定和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78.
四十年代张澜的民主思想述评邬群实行民主,建立民主政治,反对独裁和专制,是伟大的爱国民主人士张澜先生一生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本文拟就四十年代张澜先生的民主思想作一扼要阐述与分析。民主是中国通向独立富强的唯一之路张澜从探讨国民政府政治腐败、丧师失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9.
唐代吐蕃的宰相制度,是吐蕃官制中最具变化和代表性,且影响吐蕃王朝最深者。吐蕃王朝的宰相制度,历经四变:其一为独相制;其二为众相制;其三为僧相制;其四为回复众相制。其中众相制的推动与实施,对吐蕃王朝影响极其深远,包括确保了悉补野氏政权的祚命,稳定了当时吐蕃的政局,阻绝了臣下太阿倒持的现象,赞普重新站上了国家最高领导者的位置,也使得赞普王室手中多了操控吐蕃政治与吐蕃氏族生态的利器。文章以敦煌古藏文卷子《吐蕃大事纪年》及吐蕃碑刻铭文为主要史料,勾勒出吐蕃众相制的部分轮廓,并对其内涵进行了分析,包括众相的官衔、员额、任期、职权以及众相是为大论的候补人选等,认为吐蕃成功地师法唐朝的众相体制,且深得众相制的精髓,再次证明了唐蕃文化关系的密切程度。 相似文献
180.
王群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7-49
单位犯罪刑罚理念是单位犯罪刑罚制度设计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单位犯罪刑罚理念基于残缺的客观说,严重影响了刑罚效果的发挥。应该提倡基于主观说的客观主义的单位犯罪刑罚理念。刑罚不仅仅是社会基于道义施加的行为强制,更应从受刑主体角度考察其实际刑罚效果,从而达到一般预防和特别预防的统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