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6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89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01.
建筑设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专业课程体系是在展开教育、教学等育人活动之前对于育人方案的总体设计,它涉及教学思想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基本条件与教学管理等方面,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奠基工程。因此,课程优化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落脚点,是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02.
《龙华宝经》是明末清初中国民间宗教的重要经典。本文从民间宗教或民众神学的观点,立足于当时中国民众的世界观,对该部经典的宗教思想加以深入研究,系统地分析这一文献中所蕴含的的宗教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在对大学生网络行为进行类型概括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与影响进行了不同层面上的分析,并对于如何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4.
信息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工具,是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的载体。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朝着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一场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人类正步入信息经济时代。笔者所在的企业通过十年的不断摸索,充分利用一些网络资源,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逐步实现了油品资源网上调运、安全管理、资金网上结算、人事管理动态化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从而解决了企业管理中的许多瓶颈,极大地降低了人工运行成本,节约了运输成本,提高了企业运行效率,实现了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5.
正近几年来,广州开发区中学探索"全效共振"德育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概念释义:"全效"概念主要来自于华中师范大学鲁子问教授提出的"全效学习"理论,即指"全面有效"的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结果(成绩)的全面有效。在德育工作中,广州开发区中学借用这一概念,要求德育工作要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确保工作措施、过程、结果的有效甚至高效。"共振"原是物理学概念,在机械振动中,当策动力的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一致  相似文献   
106.
大学一年级是高中与大学生活的过渡阶段,也是大学生活的开端,在成功的大学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通过对331名理工科大一新生的问卷调查,一方面,分析得到大一新生对于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和自主学习的期许,同时体现出对于人际交往等社会能力和学习一技之长的双重重视;另一方面,分析了学生对自身的定位和期望,绝大多数学生期望自己将来成为学有所成的人,并希望得到有益的指导和帮助。大范围问卷调研的分析结果使学校和相关教师更加了解大一新生的需求,为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和培养综合素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7.
建立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育人使命。面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复杂的社会建设环境中学习上存在的弱化现象,积极探索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学习,把学习与时代主题、实际的学生工作、教科研结合起来。众多机制中,重点探析导向机制和保障机制中组织、考评和激励机制对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明代诗词中的稻作文化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农业生产经过初期的恢复,得到进一步发展,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也有很大提高.明代诗词乃至明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都有重要地位.明代诗词涉农题材较多,其中有许多关于稻作文化的诗句.明代诗词中涵盖稻作术语和品种资源、栽培耕作和稻谷加工、病虫害和水旱灾害以及其他人文知识等不同方面的稻作知识.明代稻作诗词内含丰富的科技、人文知识,是珍贵的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稻作文化知识,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对其进行完善的保护,并加以充分的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9.
李浩 《文史哲》2003,(3):59-63
“诗赋取士”的提法并不准确 ,但这一说法来源有自。作为科举考试的新概念 ,唐人对“诗赋取士”多所批评 ,但并未废止 ,实包含一种不得不如此的理势。从唐代学术文化思想角度来理解“诗赋取士”的命题 ,包含如下几方面意义 :社会以进士科为荣美 ,诗赋遂成为一种必备的人文素养 ;诗赋作为科举与铨选考试的一个重要环节 ,使考试具有了更大程度的“机会的形式平等”;以声律工拙论高低 ,可以用文学的标准衡量文学 ;唐代诗赋文学多具怀疑精神与自由意志 ,保存了哲学的良知  相似文献   
110.
李浩 《东岳论丛》2003,(3):134-136
山东民俗是中国北方汉民族民俗的代表。山东民俗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它经历了东夷民俗时期、以齐鲁为主的列国殊俗时期、山东民俗的认同时期、山东民俗的凝变时期和西俗东渐时期等五个发展的自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