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性科学所说的性差,是指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别。马克思曾把男子的心理誉为人类心灵的勇敢的一半,而把妇女心理誉为人类心灵美好的一半;也有学者称妇女心理是人类经验的二分之一,不言而喻,男性心理则是另一个二分之一。对“一半”或“二分之一”之说也许不能作机械的理解,但由此确可以大致标示出两性的差异。在西方学术界已经有了性差心理学以及女性学、男性学等专门学科。东方,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开始了这些学科的研究。不过迄今为止,人类对性差的研究尚处于创始阶段,对“性差”这一  相似文献   
52.
一浓重的硝烟弥漫祖国大地的时日是那样久,以致许多年后的我们仍不时感到有一种铭心刻骨的痛楚。尤其是在八年抗战中,中国人民的血花,既绽开得那样悽惨,象地狱边沿的曼陀罗,又开放得那么壮美,象漫山遍野的红牡丹,使我们今日和未来都要悲喜参半地忆念着那极不平凡的岁月。而通向这“忆念”彼岸的桥梁,在我们看来,最理想者莫过于当年伴着血花诞生的抗战文艺了。这里要做的,正是对这一“忆念之桥”的观照与思考。自然,这种“忆念”也是一种情感的回流,溯其流向而现的,则是抗战文艺的多维世界。可以想见,在当时广泛的文艺统一战线的基础上,由于文艺家创作主体的参差有异,个人经历和所处环境的不  相似文献   
53.
阶级斗争是20世纪中国的一个个突出现象,作为"文化习语"的重要案例及政治文化产物,尚需不断地给予反思和正确把握.尤其是对由此而兴起的"热战"文学与批评及决然相反的观念要进行深入的再反思,消解其生成的热战冲动及延宕的冷战思维,为建构"和而不同"的多样化文学世界作出持续的努力.  相似文献   
54.
当今世界,文化的挑战已被视为全球化的最大挑战,民族传统文化的转型和再造无法避免。作为我国文化与文学大省的陕西,涌现出了一批批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优秀作家。他们在创作中自觉地将外国、外族的优秀文化因子与传统文化的精髓融汇结合,用作品回答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大讨论中提出的种种问题。他们的创作是一种文化创造,不仅代表着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文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乃至现代化后发达国家和民族的现当代文学的缩影,对本土文化的转型,对民族新文化的建构,都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他们对陕西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5.
黔中屯堡的文化生成同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密切相关。江南文化与山地文化、新兴文化与旧有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及磨合创造促成了屯堡文化的形成,并赋予其丰富的精神内涵。“文化磨合”在屯堡文化的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屯堡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势在必行,屯堡文化如何与时俱进,在新时代文化大潮中进行积极磨合与创造同样不可忽视。屯堡人从文化认同走向文化自信,将多种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磨合创造,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自然生态及文化生态的健康有序,使屯堡文化在守正创新中稳步前进,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发挥精神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