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课堂导入,即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教学。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世界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会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2.
从需求动机、利益刺激、社会组织结构与职能变化,以及“两部门失灵”等多个角度论述非营利组织产生和发展的动机,并浅析了非营利组织的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与创新机制。结合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与我国加入WTO的具体环境,着重分析了我国非营利组织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谈话分析的角度对デモ作为接续词时在会话中的机能进行分析.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1.说话者的预测性.一般デモ后句的说话人对前句的内容并没有提前预知;2.属性共存.デモ的前后句可以是同一事件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性质;3.话题转换.デモ可以用于同一事件不同侧面之间的话题转换,且焦点在后句:4.话题返回.デモ可以使原本潜在的话题再度显性化;5.后句是否为特殊疑问句.デモ的后句一般为非特殊疑问句或者不要求回答的特殊疑问句.其中属性共存、话题转换和话题返回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  相似文献   
14.
作为教育体系的核心构成部分,高校劳动育人和"双创"教育在目标与内容等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如今,两者相融可以有效解决劳动育人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问题,但是该研究还处在探究阶段.基于此,该文对高校劳动育人现状进行了简单阐述,然后分析了高校劳动育人和"双创"教育相融的重要性,最后探讨了新时代"五育"视域下高校劳动育人和"双创"课程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5.
实体刑法视野下的有利于被告原则,是指在刑法适用过程中出现刑法无明文规定、刑法规定模糊不清和规定相冲突时,应当作出有利于被告的解释.该原则可以从刑法的制定、刑法的机能和价值、罪刑法定原则、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协调统一等方面找到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6.
李苗苗 《现代妇女》2014,(11):384-384
行政管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已有近30年的历程,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独立学科,对我国行政管理实践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学科名词,行政学、公共行政学、行政管理学、以及公共管理学备受瞩目,文章通过运用概念分析的方法来阐述这几个学科名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日语逆接接续助词很多,用法也很复杂多变。本文将对其中的「テモ」和「タトコロデ」意义和用法的异同点进行分析。主要以前句条件句的真实性为视角,利用语用学观点进行探讨。和「タトコロデ」相比,「テモ」的用法多,适用范围广泛,对前句条件句是否为既定条件句没有要求。  相似文献   
18.
 广义叙述学是赵毅衡教授借鉴西方符号学原理,探讨所有叙述体裁共同规律所构建的“广义符号叙述学”。深入其研究范式背后的跨学科原理,可发现作为其核心内容之一的“三层次论”存在诸多遗留问题,且这些问题反映出广义叙述学研究范式与中国本土叙述传统间尚有隔隙。而故事形态学所遵循的形态论范式源于西方生物学,遵循人文科学相关跨学科原理,现已被广泛借用到美学、艺术学及文学研究中。同时,以形态学为基点的故事三层次论,可对广义叙述三层次论的遗留问题做出回应,且更适用于还原中国本土叙述经验,为彰显中国故事的本土意蕴提供了更多学理可能。  相似文献   
19.
农民专业协会在促进农民增收和降低农产品市场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就整个产业链而言,由于农协的存在反而增加了每个环节合作沟通的成本。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农协信息传递机制仍有待完善。对此,文章构建了一个农协信息传递的新模型,通过对青岛个案的比较研究证实该模型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环境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类课程受到广泛重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性学习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而师生共同成长的模式成了提升创新创业类课程育人效果的重要途径.为此,该文研究新时代的高校创新创业类课程,提出师生共同成长的几点建议、路径,旨在为增强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育人效果、发展水平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