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3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58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136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192.
学习来自于问题。要破除习惯于教师提问的思维定势、教师教材的权威意识、简单的文体知识的印证式解读,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养成善于质疑的习惯。质疑的方法有三:自读设疑,以求读懂;深析起疑,以求读深;产生有创意的问题和见解,以求读活。这三种方法融合多种思维品质与思维方法,体现了思考和表达的个性化特点。  相似文献   
193.
托妮.莫里森在《最蓝的眼睛》中通过描绘不同黑人的命运,对白人主流文化冲击下黑人个体的失落和异化问题予以深刻的关注。其主要以身体破损意象为表征,通过对不同人物的分析,阐明了这一意象的双重含义:它既意味着失落和异化,也意味着对失落和异化的反抗。通过反抗,托妮.莫里森提出了黑人个体尤其是黑人女性重建自我身份的主张,即获得自己的话语权并打破白人主流文化的神话。  相似文献   
194.
新课改下,怎样有效地实施阅读教学?我们从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得到启发。他们有清醒的学情意识,牢记语文学科的本体特点,在教学中着力点始终不偏移:引领学生咀英撷华,细读细化,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适时促进学生钻探,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指导学生朗读,强化对文本的整体领悟,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5.
艺术品的意象必须经过抽象思维,艺术品的成形必须经过写实再现,作者为抽象后的成象选择的取景点决定作品成形后是否抽象。  相似文献   
196.
俄国结构主义理论对莎士比亚名篇《李尔王》的评析 ,重点强调其“纯文学性” ,而“纯文学性”是通过defamiliarization得以实现的。本文重在用defamiliarization从四个方面对《李尔王》进行剖析 ,从而展现莎翁作品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相似文献   
197.
侵权责任中,特别是无过错侵权责任中能否适用及如何适用过失相抵的问题,理论界一直颇有争议。通过对过失相抵的概念和适用规则进行探究,以及对各国交通事故责任中的过失相抵进行比较考察后发现,交通事故责任中完全可以适用过失相抵。在我国现有立法背景下,对机动车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应主要进行过错比较,适当考虑原因力;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如不能证明机动车方有过错的,则应以原因力的比较为主,同时考虑受害人的过错程度。  相似文献   
198.
著名美国华人作家白先勇是描写女性的高手,其小说有一个突出主题,即对女性命运深刻关注。其《游园惊梦》、《玉卿嫂》、《一把青》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无一不光彩照人,通过对她们命运的描绘,作品体现出浓浓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99.
驾驭婚姻就像放风筝,你只要紧紧地把那条线拽在手里,而不必把整个风筝都抱在怀里。聪明的女人懂得让自己的丈夫有自由飞翔的空间,却永远离不开自己手中的那条线——编者  相似文献   
200.
要勾勒壮族文学发展的动态曲线,首先必须在宏观上把握壮族文学发展的大致脉络,理出文学翁展的阶段性,以及文学在各阶段中在内容与形式上的相互消长、传承的关系,从而找出壮族文学发展起伏降落的规律特征。然而,由于历史上壮族人民没有自己统一的文字,造成在壮族的文学史上,没有一场运动和活动可追溯到它们的确切起源,一切都好象是自生自灭,以致曾有过的光辉灿烂的过去因其“永久的魅力”不能蔚映子孙而暗然失色。不过正如费孝通曾经说过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