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早在2004年,天津市语言学会即已公开批评天津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沈履伟的学术剽窃行为,但沈不思悔过,反而状告侵犯其所谓的“名誉权”。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法院居然偏听偏信,在2005年5月30日判天津市语言学会败诉。这是一起令人十分震惊的错误判决。据我们所知,沈履伟为了谋取教授职称,出版署名“沈履伟著”的《求是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这本书与周宝珠、吴云等人1982~1998年发表的14篇论文全文雷同,其中包括不认识沈履伟的周宝珠教授1982年论文1篇,不认识沈履伟的吴云教授、成其圣先生分别和董志广合作的论文5篇,董志广申报副教授的…  相似文献   
12.
杨玉圣 《学术界》2002,(1):16-17
作为一个学界中人 ,只要是以学术为业 (无论是从事高校教学还是科学研究 ) ,都应坚守基本的学术伦理 ,这是不言而喻的常识。所谓学术伦理 ,就是学术共同体内形成的学术研究的基本道德规范 ,举其要者 ,如充分尊重前人和他人的学术成果 ,通过注释、征引等 ,在有序的继承和创新中推进学术。身为学者 ,至少不能在著书立说中出现抄袭剽窃的问题 (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 )。坚守学术伦理 ,是一个学者之所以能成其为学者的道义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李铁映院长不久前在《关于学风问题的一些思考》中提出 ,“学问可以高低并存 ,学风却不能正斜共处” ,可…  相似文献   
13.
1933年美苏建交,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成果之一,也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际政治生活中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罗斯福政府为什么在这一年一反历届政府相沿十六年的“不承认政策”,断然决定与苏联建交呢? 从国际上看,有两个因素对美苏建交起了重大的影响。其一,苏联政府坚定不移地奉行和平共处的对外政策,积极争取在平等的基础上同包括美国在内的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改善关系,为美苏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1919至1920年间,不断为争取同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正常  相似文献   
14.
杨玉圣 《云梦学刊》2013,34(2):13-18
书院文化是我们的重要文化遗产,山东青州的松林书院是书院文化的活化石,是"青州学"的文化标本,借助松林书院可以进而建设"文化青州"品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探讨19世纪下半叶迄20世纪初英国历史发展中的如下三个问题:(一)这一时期社会改革的基本内容;(二)如何公正地评价这些改革;(三)怎样分析这一时期的英国经济发展及其国际地位。(一)  相似文献   
16.
在新型的城市商品房住宅小区,业主、物业服务企业、建设单位、政府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之间相互博弈,并出现了影响城市小区和谐的六大问题,即房屋建筑质量问题、物业服务纠纷问题、业主组织建设问题、小区公共及共有设施纠纷问题、私搭乱建与违法建设问题、邻里纠纷与业主自律问题等.  相似文献   
17.
2010年3月28日下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河北人民出版社联合主办“祝贺齐文颖教授八十华诞聚会暨《美国史探研(续编)》首发式研讨会”。北京大学资深教授马克矗、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长李剑鸣、首都博物馆馆长郭小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安年、湖南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余三定等嘉宾以及齐教授学生等五十余人参加。  相似文献   
18.
学术批评应当署本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圣 《学术界》2001,(2):158-160
学术批评的开展和发展 ,是近年来最值得称道的学术新气象之一。历史学、语言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不少专家学者相继发表了一批学术批评之作 ,其中不乏有重大学术价值、引起广泛社会反响的的名篇佳作 ,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学术批评与反批评 ,正在成为关系中国学术发展与创新、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的重要一环。不过 ,也并非没有可改进之处。比如 ,批评文章署名的问题 ,就值得讨论。具体地说 ,就是批评文章不署本名而署化名的问题。以广受看重的两篇史学批评文章为例 ,《中华读书报》(2 0 0 1年 1月 1 7日 )发表的《抄袭多多硬伤…  相似文献   
19.
学术期刊的境遇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一般情形而言,如今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刊物的境遇,似乎很微妙,也很尴尬。这是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正处于大转型时期这一现时代特征分不开的。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就总体上而言,还处在欠发展的状态,但所谓的学术期刊数量之多(三千余种)、品种之全(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应有尽有),在世界上可能名列前茅。可是,虽说数量庞大,但就学术质量而言,大都不敢恭维。比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收录的“核心期刊”为1800种(是从12000种中文期刊中选出的,包括文理科);《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4年)收录的“核…  相似文献   
20.
20 0 3年 5月 1 3日 ,将是武汉大学刘绪贻教授九十华诞。刘绪贻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老一辈社会学家。改革开放以来 ,先生老当益壮 ,在中国美国史研究的学科规划、队伍组织、人才培养、著书立说、翻译介绍等诸方面 ,贡献彰著 ,德高望重。为此 ,吾等联络学界同道友好 ,组编《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刘绪贻教授九十华诞祝贺集》 ,以表达我们对刘先生的由衷祝贺之忱。一  在我们看来 ,编辑和出版学术文集是对学者学术生涯的一种最好的纪念方式。古今中外 ,大都如此。以我们所熟知的美国的史学界为例 ,每当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