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7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175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01.
乡村教育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当前,层化现象严重、信息化程度不高、优质师资匮乏、乡土意识薄弱等问题制约着乡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需要遵循系统性、开放性、统整性原则,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坚持梯次发展策略以解决乡村教育的层化差异,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以支撑乡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选择多样化发展路径以解决乡村教育资源不充分的现实问题,构建产业经济与教育发展共生机制以破解乡村教育的效益难题,构建乡村文化发展体系以重塑乡村教育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02.
王阳明的“心学解经学”奠基于他的“心即理”的哲学观,以及六经乃“吾心之记籍”的经学观,其解经学反对像朱子那样在解释“文义”上用功,而代之以在“心体”上体当,认为凡“解书不通”“只要解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经典可以随心所欲地被重新解释,毋宁说王阳明的解经学旨在“求是”,他用“求是非”的内在理解标准来代替曾经十分流行的“论异同”的外在标准。“吾心”乃是非判断之终极根源,循此,自然就有了不以圣贤之是非为是非的解经学观点。历史地看,王阳明的心学解经学不仅受到孟子“以意逆志”的影响,而且深受庄、禅“言意”“言道”之辨的熏染。以今观之,王阳明解经学的一些观点也蕴含了戴维森等人所谓“善意原则”和“人性原则”。  相似文献   
40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大论述,为做好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人才服务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人才引育用留等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404.
坚定历史自信是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动力源泉。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生成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从历史逻辑看,历史自信是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的内在要求,历史自信根植于五千多年中华优秀文明的深厚沃土,镜鉴于苏共历史虚无主义的深刻教训,内蕴于党百年奋斗中“四次伟大飞跃”的历史成就。从理论逻辑看,历史自信发轫于唯物史观的理论遵循。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和“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真理自信与价值自信,夯实了党坚定历史自信的理论根基和思想前提;历史自信赓续于中共党史观的百年演进,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历史自信贯穿于百年奋斗实践,并且注重涵养自信的党史观,培塑出自信的政党品质和精神境界;历史自信提升于“两个结合”的理论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两个结合”的实践过程,更加巩固了党的历史自信。从现实逻辑看,历史自信的生成蕴含着现实基础与现实需要的辩证逻辑,“两大奇迹”时代成就的国内国际价值意义为历史自信提供了现实依据和理解维度,历史自信既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的迫切需要,又是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405.
要克服当前阅读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从中学生课内外阅读的不同心理反应中就能得到启示。中学生在课外与课内阅读中的不同心理反应主要表现在:充满情趣与寡情少趣,自由与约束,快节奏的愉悦与慢节奏的厌倦。课内阅读教学应充分利用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心理优势,营造平等自由的心理气氛,坚持认知与情感协调统一的原则,加强速读训练和扩大阅读容量。  相似文献   
406.
通过4种防水粘结层室内试验和现场测试,得到不同温度下的附着力拉拔强度、复合件拉拔强度和复合件剪切强度等粘结性能指标;构建复合件拉拔、剪切强度随附着力拉拔强度变化的拟合方程,并验证其相关性;计算不同温度下的温度修正系数,建立温度修正模型;根据现场10、27、40℃下测得的附着力拉拔强度,经构建的粘结强度现场检测、评定方法转化为标准温度条件下(20℃)的复合件拉拔、剪切强度,并与试验测试结果对比,验证了其精确性。  相似文献   
407.
作为实体性行政区之外灵活设立的治理单元,功能区发挥着经济增长排头兵和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的功效,也是中国创造经济奇迹,规避治理风险,实现政策创新的重要支撑。为实现与行政区的协同,最大限度发挥自身治理优势,功能区也在不断革新。立足治理单元视角可知,功能区变革分为空间边界扩展和权力结构优化两类。空间边界的扩展包括功能区范围的扩大和直接以行政区作为功能区两种形式;权力结构的优化指功能区管理体制和权力关系的调适。分析功能区治理单元的发展,有助于把握新时代功能区变动的治理意义。功能区的转型升级需要以优化空间治理体系为目标,根据国家战略确定其功能边界和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408.
新时代我国“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和“双减”政策的制定,使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已经形成坚持人民立场、追求美育和德育教育的目标、坚持其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课程属性,以及对艺术本体性和工具性的双向拓展等经验。其未来走向应更加注重美育精神塑造、学科间的多元统整以及艺术边界的拓展,并最终完成生态式课程基础、大美育式课程内容群落、具身式课程情境以及长线式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40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