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2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25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不管人们是否自觉地提出了这样的任务,他们认识自然、社会和自身,都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变革现实世界,创造更加理想的美好社会和美好生活.因此,他们不仅要一般地再现和阐释社会现象与社会规律,还要对社会的理想未来做出规划和设计,将其在观念中预先建构起来,并对实现这种理想社会的道路、途径和方式等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决策.这是一个复杂而又完整周期的认识过程.本文从社会认识论的角度对社会规划问题做些初步的分析,向学界同仁求教.  相似文献   
12.
从第21届世界哲学大会、“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统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第13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等三大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中概括出以问题为中心的当代世界哲学走向,探讨了当代世界哲学的多元化发展态势,指出其突出表现是主流话语受到挑战,地区问题和民族哲学受到重视,哲学深入到全球化时代的问题之中,与生活世界之间的联系更加直接和密切,发展中国家的声音有所增强,中国学者的声音也得到越来越密切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3.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在当代中国的充分体现。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应当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取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把造福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4.
开展民族精神的比较研究是增强民族自觉、提升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应努力超越文化交往中的“围城”和比较研究中的误区,确立科学合理的比较研究视角、思路与方法。从源头异同、民族精神与民族国家关系、民族生存基础、基本内容与价值组合等方面比较英国、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国的民族精神,主张开放心态,加强民族精神的交流与融通。  相似文献   
15.
革新开放中的越南社会主义 --越南哲学与文化感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的哲学社会科学界规模不大,其结构与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结构非常相似,长期以来主要依托于前苏联学术界,前苏联解体后越来越多地受到中国的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越南产生了非常明显的辐射作用;越南共产党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努力探索和实践着一条有越南特色的革新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社会认识论是关于如何认识社会的学问,它以人们的以社会为对象的认识活动及其结果为对象,考察人们认识社会的特殊活动结构、活动方式、认识手法、进化过程和特殊规律,揭示人类社会自己认识自己的特殊道路。 社会认识论作为人类社会自我认识之谜的哲学探索,本质上是一门反思的科学。黑格尔曾经说过:“反思以思想和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认识是主体以思想、观念方式接近和掌握客体的自觉活动。认识论的研究以认识着对象的认识、或思考着客体的  相似文献   
17.
一、透视来自“非哲学”的法准世纪之交,人类哲学精神正孕育着强烈而深刻的内在躁动。这种躁动,既有对20世纪以来丰硕哲学研究成果的庆幸与欣喜,也有对开创哲学新纪元的憧憬与企盼,更多的则来自对哲学现状的担忧和对哲学前景的困惑。而从哲学研究者的视角来看,尤为引人注目也值得予以关注的则是当代西方哲学所面对的来自“非哲学”的洁难和挑战O“非哲学”(n。n-ph彻sophy)实质上也是一种哲学,但严格说来它不是一种具体的哲学流派,而是一种哲学态度、哲学思潮,一种对于哲学现状的非难,对于哲学传统的嘲弄和对哲学意义的贬损。…  相似文献   
18.
创新无疑是当代人类尤为关注和最为着力的方向之一。在我国,从倡导发挥人的创造能力,到提出建设创新工程,进而规划和建构国家创新体系,反映了当代中华民族的创新意识的历史性升华和时代性自觉。把创新既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最高哲学理念和共同文化意识,又作为一项直接的和现实的工程来加以设计、规划、组织和实施,并将其贯穿在全党全民的全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这意味着对于人类的创造本性的深度发掘和自觉运用。它不仅将对中华民族的今天产生极为现实和深刻的积极影响,而且将直接促进中国和人类的跨世纪发展。创造是人…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都是通过人的自觉能动活动而实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在一定观念指导下所从事的研究和探索活动,对哲学理论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中介,哲学把握对象的桥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完善,不仅根源于对象世界的整体运动和实际发展,反映着它的历史趋势和时代特点,而且直接依赖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的自觉能动活动水平之提高,反映着他们的研究能力之增强和认识的深化。哲学改革,作为当代中国的哲学工作者所自觉从事的科学创新活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繁荣我国哲学事业的必经之路。这里面有着无数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题,其中极具紧迫感和现实性的一个问题,就是探测和选准哲学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历史认识即对厉史的认识,指每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对于那些生存和活动于他们之前的人类社会的认识,是一种回溯性认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总过程和总链条,是由无数有限的和具体的社会人、社会事件、社会形态相互联系、连接和转化而组成的。在这总过程和总链条的任何一个阶段和环节上活动着的人们都不可避免地面对着对那些曾经先在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