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必将导致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深刻变革,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不例外。为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趣味性,真正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在继承和借鉴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积极认真开展立体化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进一步上新台阶、新水平。  相似文献   
12.
13.
"健康中国"战略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并首次把"健康中国"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深刻表明了人民健康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健康中国"战略是国家治理理念的升华,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增强中国在全球卫生治理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健康中国"战略必须始终贯彻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文章就"健康中国"战略的理论基础、科学内涵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提出了实施健康普及行动、推动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等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期待可能性理论诞生于20世纪初的德国,并得到逐步的完善与发展,但在中国关注的还不够多。本文将详细论述期待可能性的产生发展、判断标准,及其对中国刑法的借鉴意义以及期待可能性与刑法理念之间的关系,并对其中争议较多的与罪刑法定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试论新闻传播者获取信息中的非言语沟通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言语沟通行为是在不借助言语、文字符号情况下,通过体态、目光、发音的细微差别或面部表情等静态及动态的信息符号进行的一种人际沟通。新闻传播者获取信息过程中的非言语沟通既包括采访者通过言语之外的方式影响采访对象以获得信息,也包括通过对采访对象非言语行为及其环境的观察、分析而获取信息。非言语沟通往往通过面部表情、目光、时空、副言语等非言语行为实现。非言语行为因其直观性、形象性,且难以伪装,不仅能够传递言语难以表达的信息,而且比言语行为更接近事实,因此,非言语沟通行为在新闻传播者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尽管代际健康信息传播是建立在亲情纽带之上的信息支持和依附于信息支持的情感表达的杂糅,其传播过程中却存在偏向信息和偏向情感的两种认知偏向。传播过程中子代的信息偏向和老年人的情感偏向在某种程度上共同导致或者加剧了代际健康信息传播的困境。改变这种困境需要克服代际刻板印象的负面干扰,重视老年人的情感诉求,同时提升老年人的健康信息获取能力。  相似文献   
18.
构建江西高校人才高地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目标,高层次人才正成为竞相争夺的战略资源。江西高校要摆脱人才“东挤西压”不利局面,必须构建人才高地,为江西高教事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证。  相似文献   
19.
舆论对公共利益的关注,呼唤的是一个在中国既陌生又有吸引力的话语和实践,在这样的呼唤下,中国舆论监督的公共意识正在觉醒。在舆论监督领域话语主题在发生变化,围绕公众利益的主流话题和作为明显增多,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相结合,传播者在舆论监督的同时,还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中国舆论监督正在用责任、道义,用对于国家的忠诚实践着推进国家进程的理念,并为维护百姓的公共利益做着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学习型组织是现代管理中的一种先进管理模式,因此根据学习型组织理论构建学习型组织,在开放和动态的管理中以人为本,以学为中心,组织中所有成员之间沟通合作,通过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在职培训,持续不断的学习和知识创新,追求师生与学校共同成长与发展,最终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组织管理模式,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值得探索的问题.文章阐述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理论,指出了高校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提出了构建学习型高校教师队伍的思路及探求高校青年教师多样化、人性化的在职培训模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