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246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64篇
人才学   40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475篇
理论方法论   62篇
综合类   1059篇
社会学   167篇
统计学   8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0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知识的经济学性质汪丁丁作者最近在香港《信极:财经月刊》第228期发表文章认为,以有限的闲暇时间获取许多不同的知识,使得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产生最大的价值,这就是关于知识的经济学的定义.把这个定.义里边的关键词展开来解释,就是关于知识的经济学了.文章分别论...  相似文献   
142.
对于《蔡文姬》的主题,从它问世以后,人们就存在着不同看法。但比较深入的探讨文字,以前似不多见。在以往的讨论中,人们较多的注意了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剧本的一般文学特点,而忽视了戏剧文学的特殊之点。因此,不少同志在讨论中没有从戏剧本身的特点出发,在人物和矛盾冲突中把握各种联系,而是着眼于局部,各执一端,以偏概全。这就使得一些比较有见地的文章也或多或少地带有了片面性。  相似文献   
143.
新编四卷本《中国历代文论选》正文内增选了鲁迅的《摩罗诗力说》,新编一卷本《中国历代文论选》更是以《摩罗诗力说》压卷。这是一项很有见地的做法。它赋与了《中国历代文论选》以历史完整性。它能帮助我们看到中国古代文论的具有革命意义的终结,它能帮助我们领会中国文论由古代到近代、由近代到现代的转折历程。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泥潭之中,“群生辍响,荣华收光”,“文明史记,亦渐临末页矣”。封建制度表现出一种末世的隳败,封建文化也表现出一种末世的萧瑟。但是,就在那大隳败、大萧瑟之中,民族的新声正伴随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血与火酝酿、升腾,并逐步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飞跃。同样,自先秦时期发端的中国古代文论到此时也开始了承前启后的变革。从形式上看,是从以诗文理论为主的时期跃向了以小说戏剧理论为主的时期;从实质上看则是走向了“求新声于异邦”——与西方资产阶级文论相结合的阶段。其中最优秀的部分吸收了西方革命民主主义文化的成果,对我  相似文献   
144.
在人文教育兴盛时期 ,强调理智的发展 ,大学教育表现为世俗化与民族化 ,形成了以造就“新人”为目的的教育思想。随着科学的发展及科学教育的兴盛 ,人文教育开始衰落 ,大学教育演变成以培养实用人才和发展实用知识为目的。 2 0世纪中期开始 ,人文教育的复兴 ,使高等教育成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渗透 ,最终达到整合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5.
郭沫若同志是中国新诗的奠基者。他作诗很早,他曾说一九一三年是“我的诗的觉醒时期”;到了一九一六年的夏秋之交,他作诗的欲望就“真正地发生了出来”。从此,他写作了大量的新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郭沫若同志首次发表的新诗是什么呢?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是在一九二一年八月出版的,其  相似文献   
146.
思维是在所有的自然万物中人类所独具的能力,对思维本质的探索是人类科学史和思想史上历久不衰的课题.从古到今学界出现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思维观远古的灵魂说、古代思虑心理的思维观、近代格式塔心理学的思维观、行为主义的思维观、现代"间接反映论"的思维观、信息加工理论的思维观、自组织理论的思维观等等,这些思维观在哲学和科学上各具其得失.在此基础上阐明当代人类社会和科学前沿破解思维之谜的重大价值与意义,并对未来全球性的探索研究--人类脑计划以及我国科学家的在此计划中的工作目标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7.
商事信用的类型问题是研究商事信用理论的重要环节 ,而其中人格信用与财产信用的互动与同质构成商事信用最基本的理论框架。在商事信用的范畴研究中 ,来自于人格本性的价值尊严是支持商事信用实现的深层哲学依据。但是商事信用的现实性完全颠倒了“人”与“物”的主从关系 ,从而使商事信用在理论研究与法律实践中造成了重大误解和混乱 ,此亦为本文试图解决之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8.
江西省城市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城市发展的步伐空前加快,江西省城市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城市个数由1980年的12个增加到2000年的21个,城市人口也由1980年的508万增加到2000年的941万人.  相似文献   
149.
归纳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理内容,提出天人合一的建筑学意义是:技术上,建筑要适应自然,改善自然,利用自然;艺术上,建筑要追求自然美.分析了岭南古建筑、近代建筑中天人合一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0.
运用叙事学有关原理,在李渔小说代表作<十二楼>中可以发现其"倒叙--正叙"的叙述途径,这一叙述途径不仅存在于全文结构上,而且也存在于小规模层次上.这一叙述途径的形成,有话本结构的影响,也有戏剧叙事手法的影响,后者突出了李渔小说的创作特色,使他的小说表现出情节集中、富于节奏感、视角多变、情节曲折意外的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