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熊凤水 《天府新论》2012,(5):100-104
村民大规模外出到城市务工,离土又离乡,家意识正经历深刻的流变。这一流变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直线单向式,而是以内核和外围作为家意识流变的分界线。其特点表现为:内核基本不变,得以较为完整地保持,在时代变迁中不断被重构,以适应现代发展;外围则被不断地消解,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13.
资本下乡是多元主体围绕自身收益最大化进行博弈的过程。在田野调查中发现,S村农民在多重博弈中整体上处于“缺场”状态。一方面,基层政府资源配置向工商资本倾斜,资本攫取了农民用于自身经济发展的土地资源与政策资源,农民处于“显性缺场”状态;另一方面,工商资本与村庄、农民互通不畅,资本按照“市场逻辑”推进生产经营管理,成为与村庄发展脱节的“飞地”,割裂了农民生产与生活协同的有机空间,农民处于“隐性缺场”状态。基层政府需要以“严格准入—动态监管—规范退出”为政策主线,建构“全过程”农民在场的治理体系。事前协同农民审查,实现预警防控;事中依托农民参与,推动常态监测;事后及时纠偏补偿,维护农民利益,使国家自上而下的资源供给与农民自下而上的需求偏好系统耦合。  相似文献   
14.
安徽南村的婚姻实例表明,其支付实践正经历从婚姻偿付到婚姻资助的变迁过程,婚姻支付流向由婚姻偿付时期从婆家流向娘家变更为婚姻资助时期从婆家娘家共同流向新婚夫妇家庭,呈现出子辈权利意识兴起与父权衰落的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农村社会经历从家庭本位到个体本位的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养老理念的嬗变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老理念指导养老实践,我国的农村养老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需要树立科学的农村养老理念。在出资主体上,需要从家庭主导走向社会主导,在服务提供上,需要从家庭提供走向社会化运作,在保障对象上,需要从照顾弱者走向普惠全民,在运作方式上,需要由政府包揽变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分工合作。  相似文献   
16.
在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作用下,中国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政府动员容易走向行政推动型土地流转,速度快,规模大,具有运动式色彩,难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最佳生产效率,基层政府也可能惹火上身。而市场调节诱发工商资本的逐利本能,与农民争利,容易产生非粮化、非农化行为,削弱农业发展的根基。土地流转实践中,农民呈现出主体性缺失的状况,表现在平等权受限、参与权不足、决策权虚化和创造性抑制等诸多方面。为此,需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性,有效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规避土地流转的风险,推动土地流转工作走向精细化。应建立国家、市场与农民的良性互构关系,国家还权于民,市场互利共赢,农民发展壮大,农民的内生利益需求得到国家政策的积极回应,并通过市场机制的运作来提高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市场和农民分工合作,功能互补,形成一个互构谐变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农村婚姻支付实践三种"理想类型"的考察,认为农村婚姻支付正经历从婚姻偿付向婚姻资助和姻亲互惠变迁的过程.婚姻支付实践背后蕴涵的是农村社会结构和文化意义的变迁,从儿子单面养老到儿女双面养老的家庭保障、重家族关系到重姻亲关系、子辈权利意识兴起与父权衰落等三个方面剖析了这一深刻的农村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8.
在田野工作所获得的材料和体验基础上,认为南村婚姻支付实践正经历从婚姻偿付到婚姻资助的变迁过程,婚姻支付流向由婚姻偿付时期从婆家流向娘家变更为婚姻资助时期从婆家娘家共同流向新婚夫妇家庭,呈现出子辈权利意识兴起的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农村社会经历从家庭本位到个体本位的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19.
下乡资本的商业逻辑与农村社会的乡土逻辑存在张力,资本下乡过程中面临土地成本、生产秩序、劳动监督等困境。中农借助国家农业政策防止“非粮化非农化”倾向以及资本悬浮性特征,遵循乡土本位和市场理性双重行动逻辑,通过内生性优势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密切联合小农以增强发展根基,争取与资本优势互补、分工合作获得共存发展空间,充分体现出中农群体在强势资本挤压下的生存智慧与应对策略。实现中农与资本长效合作,可以有效衔接资本要素和乡村本土资源,健全资本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乡村产业平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不同时期的制度规定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流动的结果和特征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人口城镇化是必然趋势,而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在不完善或不完全的市场环境中进行的,为此,必须对现有不利于劳动力流动的制度进行加速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