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8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72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57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61.
吴梅村是清初著名诗人,他的诗集笺注本子,为人所熟知的,有程穆衡《吴梅村先生编年诗笺》十二卷、靳荣藩《吴诗集览》二十一卷、吴翌凤《梅村诗集笺注》十八卷。程笺最先成书,而且是编年本,张尔田《遯堪书题》谓其笺“遗闻坠掌,尤资津逮”。旧时只有传抄本,1929年太仓俞世德堂  相似文献   
262.
匡促联 《云梦学刊》2003,24(3):29-31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一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它的发展尽管离不开法律对它的刚性保护,但更需要得到道德的根本性保障。培育团结协作的共生环境、进行适度的道德控制、以及弘扬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共同构成了民办高校得以良性运行的道德保障内容。  相似文献   
263.
去年《人口研究》第4期发表了我与辜胜阻先生商榷的文章后,不久我就收到了辜胜阻先生惠赠的《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以及他所写的反商榷文章片段,但我已无意继续讨论同一主题。促使我改变主意的是辜胜阻先生的宏文《论中国人口城镇化的十大关系》(以下简称辜文)。他在文章中,除了回答我的商榷,还要“排除推进中国城镇化的认识障碍,唤起在城镇化问题上的思想解放(着重号是引者所加)。”我认真地研究了辜文的观点和依据,遗憾的是并未如辜胜阻先生所愿,“障碍”依然存在,“思想”并未“解放”。不仅如  相似文献   
264.
收入不平等是如何形成的?首先循着"古典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脉络回顾经济思想中收入分配的模式,其次重点分析马克思有关收入不平等形成原因的经典阐释,最后基于中国的现实背景分析收入不平等形成的原因。研究发现:从思想史的角度,追求效率的过程与目标的偏离使得市场机制中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合理往往遭到忽视,因而收入不平等必将"绝对"存在;从制度的角度,获取超额利润的动机必然导致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越来越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将逐渐失衡;从现实的角度,初次分配格局失衡是收入不平等形成的直接成因,教育差异是收入不平等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65.
学生评教对教师教学具有导向、激励、交流、反思等作用,是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当前学生评教现状及其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影响,提出了高校学生评教的观念、制度、体系、机制等方面的改进策略,以期能充分发挥学生评教的积极作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66.
对于什么是异化,以及异化的社会和异化的人的特征,国内外学术界已作了不少的研究和探讨。而对于异化社会里是否存在着非异化的人,如果存在着非异化的人的话,那么他的标志是什么,他在社会历史中究竟起什么作用等问题,至今还没有人进行研究。本文拟对此试作探讨。一异化社会中是否存在着非异化的人?对此,马克思的回答是肯定的,只是没有专门加以科学的论证罢了。马克思在评论欧仁·苏《巴黎的秘密》中的女主角玛丽花时指出:“尽管她处在极端屈辱的境遇中,地仍然保持着人类的高尚心灵、人性的落拓不羁和人性的优美。……  相似文献   
267.
268.
虽然行为失范、价值冲突、知行分离等道德解组现象产生是道德系统各运行要素的相互脱节而直接引起,但其深层原因却在于社会政治、经济、日常生活的变迁和失常.适应经济论、心性发展论、道德法制化固然对道德的改组有一定借鉴作用,但其矫枉过正的表现仍须得到关注,指出道德改组实施的真实举措在于以科学预设道德规范为基础,以优化内在教化手段为核心,从制度层面整合道德角色为重点.  相似文献   
269.
前言 关于高句丽的祭祀礼仪,《三国史记》祭祀志(以下略称祭祀志)有如下概要叙述。“高句丽、百济的祭祀礼仪尚不清楚。然遍阅《古记》和中国史书有对此事的记载。”笔者欲就《三国史记》的编者们很难窥知的高句丽的祭祀礼仪进行某些探讨。有关高句丽的祭祀礼仪,虽然已有了能够解释清楚其神话的结论,但对祭祀礼仪本身进行深入研究的论述考证尚未发现。本文想在神话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祭祀志》的记载顺序,对有关记载做一整理。  相似文献   
270.
人口发展是人口研究的重要内容,不少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益的论述,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对人口发展的理论研究毕竟起步较晚,有待深入探讨。本文试图为人口发展的理论由“潜”到“显”提供一个讨论的范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