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综合类   5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后大跃进”运动是指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以高速度、高指标为特征的又一轮推进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运动;“后大跃进”运动主要表现为经济建设“洋冒进”、高等教育大跃进、交通建设大跃进等;“后大跃进”运动带来了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它的长期盛行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必须采取切实的措施防范它再度重演.  相似文献   
32.
从知觉的内涵、特性、功能和实现形式等方面对冯契的知觉观进行解读可知 :冯契对知觉范畴的探讨意义在于阐明了知觉的特性和功能 ,为整个人类知识来源给予独到的解释  相似文献   
33.
王延直是我国现代第一位吸收国外逻辑学研究成果,并自行撰写逻辑学教科书的著名学者。在他撰著的《普通应用论理学》一书中,关于名词即概念的划分理论;关于命题主、宾词充满与不充满的理论;关于命题对当的理论;关于逻辑误谬的理论等,有相当领先水平,对推动我国逻辑学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34.
冯契认为具体概念作为把握具体真理的思维形式在辩证逻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界定了具体概念的含义,揭示了具体概念的实质,阐明了具体概念的特点,探讨了具体概念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35.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名满天下",亦"谤满天下"的人物,王闿运怀揣着经世之志,寓经世于经学、史学、文学以及教育,为实行其纵横之计四处奔走。身处于晚清这一中国社会最动荡、中西文化碰撞最激烈的时代,他的经世思想不可避免地蕴含着传统的继承性、时代的创新性以及独立的自主性等特点。由于种种原因,对他学术思想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36.
批评与自我批评不仅是一种德性的修养理论,更是一种哲学的方法论,其提出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一是意见两重性的制约,二是认识非至上性的呼唤,三是主观能动性合理发挥的要求,四是理想人格培养的驱使。  相似文献   
37.
在唯物史观看来,个人既是历史的动力又是历史的产物。个人的实践活动是组成全部历史的基本单元,但历史只能是经过单个意志相互冲突与融合后的个人实践活动的集合以及这些集合所产生的结果。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并表现为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且随着人类智识的增长而不断增大。个人的作用存在差别:按贡献的大小可以分为普通的和杰出的;按性质而言可以分为促进的与阻缓的。在新时代背景下,个人应该努力奋斗,创造更为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促进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38.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从事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谋划了许多富有哲理的政治策略。毛泽东政治策略思想的理论来源包括中国传统政治策略思想的熏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策略思想的启示;毛泽东政治策略思想的现实根据包括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及对中国革命建设实践中的教训的反思。毛泽东政治策略思想主要包括:将分清敌友作为革命的首要问题;给民众以物质利益和精神寄托,以动员民众参与革命与建设;采取既统一又独立、既团结又斗争的方式建立统一战线;因时代条件不同制定适宜的国际斗争原则等。毛泽东的政治策略思想具有阶级性、人民性、中观性、相对性、灵活性、博弈性等特点。毛泽东的政治策略思想具有多方面的现实价值:政治策略的谋划必须为工农大众服务,以民为本;政治策略必须以贯彻政治战略为目标;政治策略应根据政治战略的变化适时调整;政治策略的制定应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39.
谭嗣同哲学思想的启蒙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嗣同的哲学思想是中国近代启蒙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中国传统哲学向近代哲学的转型。其启蒙意蕴主要体现在:以"尽变西法"的"全变"说驳斥闭关自守论;以高扬主体意志的"心力"说否定"天命"论传统;以蕴涵"自由、平等、博爱"的"仁"说冲击封建专制主义;以"两三世"说的历史进化论抨击历史倒退论和历史循环论。  相似文献   
40.
冯契先生的自由观是对以往哲学家尤其是马克思的自由学说的继承,同时又是超越;他不仅把自由问题与对价值论的研究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把自由与智慧、人生相联系,在提出自由是理想的实现的学说之同时,深入地探讨了自由人格(理想人格)的培养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