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社会稳定:现状和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肯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基本保持了稳定,并分析了其原因;然后指出威胁到我国社会今后长期稳定的几个因素,特别是失业、腐败和贫富两极分化;最后,本文作者认为,要保证我国社会今后长期的稳定和秩序,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市场型公共秩序体系。  相似文献   
22.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基础是公民权利的理念;社会保障制度所直接对应和满足的是公民的社会权利,但是它实际上支持着包括法律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在内的整个公民权利体系,反过来,基本的法律权利、政治权利,则既确保了公民之享有社会保障具有“应享权利”意义上的正当性,也为公民主动争取更多的应享权利提供了手段意义上的可能性;包括享有社会保障在内的公民权利必须要由公民的义务来对应和平衡,但这主要是在整体意义上的对应和总体水平(而非个体水平)上的平衡。  相似文献   
23.
本文首先对现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潮于现代化的反省、反叛作出内在的批评和省察,指出文化保守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作为工具理性过度膨胀背景下重建人文精神的两种基本取向,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但总的说来,人文主义思潮从前现代化,到反现代化,到后现代主义,这一不断退缩的历史奏出的只是逐渐失去的传统人文精神的挽歌。接着,本文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对于现代人文精神建构所具有的意义。现代西万人文主义思潮之所以未能完成重建人文精神的任务,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在于它们自觉不自觉地把人文精神的维持或重建,放置于现代化的对立面,从而采取一种阻止、取消、逃避现代化的立场。通过开掘人的社会性之本体论和现实性意义,马克思在历史观与价值观统一的基础上提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共产主义”诸论题。他的共产主义概念蕴含了一种新人文精神,这是一种内在性和超越性相统一的人文精神。因此,马克思主义为现代人文精神的建构提供了一条可能性途径。  相似文献   
24.
社会的客观知识是否有效及如何可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从笛卡儿以“我思故我在”肇始了近代理性主义哲学以来 ,何谓有效的知识以及有效的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便一直缠绕着哲学家们的思维。但到 1 9世纪 ,由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所取得的举世公认、无可争议的伟大成就 ,围绕着上述问题的认识论、方法论之争的焦点便从关于自然界的知识转移到了关于人类社会的知识 ,即集中到了关于人类社会的有效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上。各门新兴的“社会科学” ,在 1 9世纪出现于西方社会中的社会科学知识活动制度化的进程中 ,以对上述问题的讨论 ,为自己的社会研究的合法性进行论证 ;而从某种更深刻的意义上说 ,笔者…  相似文献   
25.
社会分层与社会秩序--一个理论的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分层和社会秩序的关系问题是目前我国社会转型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社会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本文中,作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阐述第一,社会分层的本身状况和社会秩序;第二,社会分层机制和社会秩序.最后,作者就建立阶层矛盾的社会调解机制提了简单的看法.  相似文献   
26.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学从对西方社会理论的引进、消化、吸收逐渐走向自主创新。中国作为拥有独特文化传统和政治制度以及庞大人口的东方大国,其所发生的巨大变迁给中国社会学界的自主创新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营养与资源。近年来学界所热议的关于中国发展模式与道路的"中国经验"问题便是在这个基础上生发出来的。然而,相对于"中国经验"讨论的热闹状况而言,"中国体验"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其所蕴涵的独特内涵、分析路径以及方法论意义还不为学界所知。有鉴于此,本刊组织了四篇笔谈文章,分别从不同方面阐述了"中国体验"的社会学意义,以飨读者。其中,周晓虹教授提出,我们可以将"中国经验"和"中国体验"视为理解中国社会变迁或转型的双重视角,单单研究或重视宏观的"中国经验"是不完整的,"中国体验"起码在精神层面赋予了中国经验以完整的意义和价值。王浩斌博士指出,将"中国体验"界定为"中国人民在宏观变迁的背景下发生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方面的微观变化",是欲求为时代精神找到一种社会学的表述。使用价值观而不使用哲学、意识形态等概念,使用社会心态而不使用传统的社会心理概念,是社会学对中国人文化与心理嬗变的独特把握,是时代精神的社会学表达。王小章教授以中国社会在制度(体制)层面、结构层面和社会心理层面的巨大变化为分析背景,对中国社会科学必须关注"中国体验"的深层根据进行了剖析。成伯清教授提出,关注"中国体验"就是要确立中国人的时代精神的内在价值,走进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心态世界和情感世界,即关注中国人自身的生命历程。  相似文献   
27.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实现了"低水平、广覆盖"的保障目标,且开始探索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本文以德清县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为例,认为德清县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已经从城乡统筹开始迈向城乡一体化,具备了城乡一体化的一些特点:如在筹资标准和偿付水平上城乡差距不断缩小、趋于统一;险种之间可以相互转移、实现了制度互通;政府的投入力度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不断整合基本医疗保障经办管理资源等四个方面,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进程还没有解决以下三个问题:基于身份和人群划分的制度定位还没有完全消除;城乡居民相同的筹资水平,但偿付标准和待遇相差较大;存在着多头管理,且制度的衔接和整合还有待加强.最后,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建设的五个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8.
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从个体只是“一定狭隘人群的附属物”,向“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也即人的解放迈进的进程。在这样的历史视野下,现代资产阶级国家的公民权一方面显示出其历史性的局限,但同时也是一大历史性的进步,是迈向人的解放所无法逾越的、非常关键的台阶,并且还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争取和捍卫自身利益、推动人的解放的事业中可以利用的武器。同样,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下,20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公民社会权利的发展一方面显示出与马克思一样关注实质性平等的一面,另一方面则体现出其助长消费主义文化、瓦解社会力量、强化国家权力这一与人的解放相背离的一面。  相似文献   
29.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逻辑地蕴含着“共同富裕”的发展战略;从经济社会的发展状态讲,共同富裕应该是一种既充分又平衡的发展状态。社会建设通过促进人们对于既有发展成果的合理共享助力“共同富裕”,更好地满足广大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鉴于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是我国发展之“不平衡”的集中表现,目前来看,社会建设之于“共同富裕”具有双重意义。社会建设所强调的对于发展成果之“合理共享”的“理”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成果的享有必须联系对成本的承担;二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维持作为人的正常生活所必需的、在现代社会通常以普遍而平等的基本社会权利来体现的需要。“共享”的伦理前提是“共建”,“共享”的事实前提是“共治”,即每一个公民在社会治理中的平等参与权、话语权,唯有共建加共治,才有可能通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