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综合类   44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王川 《中国藏学》2004,5(2):113-114
一定的文化形态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民俗就是如此.由于是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发展,因此各地形成了特有的民俗.中国先秦时期,西方古典拉丁作家早已注意到了所谓风土与风俗,先秦时期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谚语以及希腊波桑尼<希腊风土记>等书均可说明此点①,著名民俗学者钟敬文先生(1903-2002年)认为,民俗就是民间风俗习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文化,而民俗文化则是最古老和最具有生命力的,是最能体现一个地域人民的心理、性能、精神和审美情趣的文化现象.在中国西藏地区,民俗文化特色浓郁,地方风格突出,成为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西藏民俗文化历来是藏学研究关注的对象.新近出版的专著就有西藏民族学院陈立明、曹晓燕合著的<西藏民俗文化>(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就笔者所知,目前已有高校学报发表了专门的书评,可见书甫一出版,即已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我的父亲是共和国的同龄人,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仍旧是“养儿防老”和“多子多孙多福气”,使得当时出生人口数量一度出现了飞跃式的增长,在他童年的记忆中,由于家里兄弟姊妹众多,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有时甚至需要到生产队借粮来维持生活。父亲每每感慨现在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时,总是自嘲:生于50年代,赶上自然灾害,挖草充当吃菜,晒晒太阳权当补钙。可见,当时的生活条件有多么艰苦。奶奶就曾深有感触地说:“孩子多,受苦也多,还是像你们只要一个孩子好啊!”俗话说得好:“事实胜于雄辩”,还有什么比深受其害的祖辈人、父辈人,更能理解计划生育的好处呢?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著名的边疆研究杂志《康藏前锋》、《康藏研究月刊》和《康导月刊》,以研究康区为主,兼及西藏及中国其他边疆地区的民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边界等问题,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随着时光的飞逝,目前寻找这三种康区研究杂志的全本,已属不易。近期由四川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康藏前锋〉〈康藏研究月刊〉〈康导月刊〉校勘影印全本》,虽是对于这三种期刊的影印再版,但却原真、完整呈现了这三大康藏研究期刊的原貌,这对于康藏研究、藏学研究乃至西南区域研究具有重大的史料和学术价值意义。此外,《全本》在编纂体例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既是当今史学繁荣的体现,也是推动相关研究继续进步的基石。  相似文献   
14.
王川 《西藏研究》2001,(1):85-90
关于民国时期(1911~1950年)中央政府驻藏工作人员及其活动,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拉萨、山南地区。①事实上,国民政府工作人员亦曾有多批前往昌都地区,并在那里开展工作,个别人员甚至留居昌都十年左右。对于驻留昌都的这些国民政府工作人员及其活动,以往的论著及有关人士的回忆录仅有零星涉及。本文拟根据西藏昌都地区档案馆所藏档案及相关人士的回忆录,力争对这一问题的历史原貌有所揭示。不妥之处,祈方家、识者正之。一、背景民国建立后,西藏地方政府(噶厦)在英印帝国主义的支持下,逐渐将清军、四川军阀的武装力量赶出了西藏,直接管辖了昌…  相似文献   
15.
王川 《中国藏学》2016,(3):112-116
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的两年中(1934年10月-1936年10月),经过了苗、瑶、壮、侗、土家、布依、回、彝、羌、藏族等十多个民族.其中,在四川民族地区停留、修整时间较长.1936年6月14日,由总指挥贺龙(1896-1969)等人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六军团进入康区.该部红军从西康西南部巴塘县向白玉县进发,15日抵达,30日离开,总计在白玉县停留、修整了15天,基本走遍了白玉县全境.红军顺利通过白玉全境,在时间上属于长征的后期,文献记载较少,但是他们执行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与宗教政策、群众路线,得到了当地民众的支持与拥护,扩大了革命思想在当地的影响.在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委、县府大力发掘文化资源以推动县域旅游业的发展、“红军长征在甘孜80周年”之际,回顾这一段历史,具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新近刊布的史料看晚清、民国藏政要员的洋务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出洋大臣史料在近年的不断刊布,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深化的可能。这其中,20世纪80年代岳麓书社整理、出版的“走向世界”丛书(如郭嵩焘的《伦敦与巴黎日记》、薛福成的《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等、90年代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出版的张德彝的《航海述奇》等书最为珍贵。张德彝及其《航海述奇》关注者极少,事实上,这部史料对于藏区历史、文化的研究很有价值。本文即以张德彝与同事陈贻范的关系为例,简述晚清、民国交涉西藏事务的中方官员洋务背景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7.
王川  彭升红 《中国藏学》2006,18(1):117-118
藏学研究如今已是一门显学,各路学人根据各自的治学路径,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发掘与深入讨论,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以说,这一研究领域中,剩下的空白地带不多了。而对西藏传统贵族家庭的研究,正是这不多的空白地带之一。相比而言,国外有著名的人类学家和藏学家中根千枝、戈尔斯坦(M. Goldstein)、毕达克(L.Petech)、史卫国(P.Schwieger)等对西藏贵族家庭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论述,与国内的研究相比,稍胜一筹。国内研究不多,作为专题的研究则更少。因而西藏贵族家庭的研究即使不算一个开拓性的研究领域,却也是一个难于创新的领域。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青年学者次仁央宗新著《西藏贵族世家》一书,是向这一领域进军的一个尝试,一次创新。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的流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在较全面勾勒民国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的流传过程后,分析其在内地流传的原因,认为,除了时局纷乱导致人心思佛、汉传佛教界求取藏传佛教思想来振兴和发展汉传佛教外,藏区宗教界采取采纳内地信仰因素、积极参加具有全国性的抗日救亡等有益活动、积极参与内地太虚太师等领导的新式佛教教育运动等之外,积极与内地社会相适应,是民国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流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杜威是20世纪最后一个伟大的经典式教育家。大概因为很多人对教育发生了兴趣,并对它有了一些认识,看来这位大人物、预言家在教育界不再有任何席位了,这并不是说我们永远不会发现预言家了,也不会再有热心吹嘘的灵丹妙药了。但是灵丹妙药不能持久地为人们所承认,而且被人们所接受的那些理论也决不是具有普遍的意义。教育上的一些难题依然存在,鉴于现代生活的纷繁复杂,总的说来,这些难题也是大教育家们经常考虑的问题。我们的时代是个自相矛盾的时代;人们越来越确信个体的重要性,但个体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重要性也日益明显。尽管许多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利率是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我国利率的调整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里程,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金融改革的进程.利率水平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也在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