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刘伟林: 文艺作品通过“中间环节”反映现实生活陆一帆先生提出的“文艺并不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问题,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本来,这个问题是文学理论的题中之义。文艺作品是在作家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既然是经过作家的头脑,这就必然渗透着审美主体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2.
艺术作品形式创制的出发点是现实形式,由此衍生出作品形式创制的有极和无极方式.有极方式具体有二:直接以现实形式为极和抛开现实自创形式媒介.再现和表现、叙事和抒情等言说的其实是艺术形式创制两个有极方式.以再现为极的艺术形式在观赏和意义发生上是勾连前经验的,以表现为极的艺术形式在观赏和意义生成上则聚焦于当下.这两种方式主要是西方艺术呈现出的情形.而中华艺术则呈现出了艺术形式创制的无极方式,再现和表现中不以任何一方为极.形式上的省略和约减将形式的完成直接嵌入到会意的发生中.主体和客体相互生成,合二为一.而在艺术形式创制的有极方式中,无论以再现还是以表现为极,主客是处于有别和对峙状态中的.中西艺术这两种截然对立的样式邂逅时命里注定会发生理解的错位,而且西方对中华艺术理解发生的错位程度要明显大于中华对西方.从跨文化互喻角度看,即便错位,处理得好,也会具有建构性,呈现出文化创造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血缘不等于国籍——当今德国的移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德国,谁都会想到,德国是个历史上比较排外的民族,怎么会还有移民?其实,当今世界,每个得到迅速发展的民族都多多少少地有一个外来移民涌入的过程,德国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美论,多存在于诗论、文论、乐论、画论、书论的片言只语之中,而且,直接论美者甚少,即使在这些极少的直接论美言论中,也只是对美的存在特性的描述,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食必常饱,然后求美”②;“妇人之美,在颊则美,在颡则丑”③;“美不常珍,恶不终废”④等等。表面看这似乎给美论思想发展内在逻辑的探得带来了困难,其实未然。透过这些对美存在特性的直接描述,我们还是能够间接地窥见各自论美的理论倾向,而在  相似文献   
15.
法兰克福学派早中期代表人物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中主要将焦点放在了现代性批判上,但由于他们看到了实际革命开始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于是就把批判的落脚点转向文化,使之成为文化批判.又由于文化对现实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种远离现实的文化形式,于是,艺术与审美就成了实际的焦点.因此,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批判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美学批判,其文化批判的落脚点也就集中在艺术和审美领域.这一文化批判几乎成为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一条主线——从精神和文化角度实施现代性批判.  相似文献   
16.
论审美定向     
当今美学界,至少在我国,美的本质问题似乎成了一个“被人遗望的角落”,然而,这个问题就象美学的影子一般,不管你承认与否,只要你步入美学之门,它就始终尾随着你。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回避或摆脱。本文试图用“审美定向”这个概念去言说美的问题,以期引起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18.
<正> 中国先秦美学在总体上明显表现出以“和为美”的理论特征。“和”,简言之,就是相异要素的谐和、一致,这样,“和为美”这个概念本身就蕴涵着形成差异的因素。因为,“和”是一个很不确定的概念,“和”本身并未指明具体指哪些要素的相和,所以,我国先秦美学在以“和为美”的共同理论特征下,就显出百家争鸣、各持一说的局面。但是,就在对“和为美”具体要素的探寻中,又不是漫无边际地任意立就一说的,  相似文献   
19.
艺术作品一方面可视为艺术家的创造物、艺术家的产品,另一方面又可视为由观众、消费者和听众所理解并接受的东西。前者,偏重于艺术家及其创作活动,后者,偏重于观赏者对艺术作品的接受和理解。古往今来,艺术一直被理解为用技能所从事的某种活动,它是由人产生并为他人而进行的,艺术就是这种居于艺术家和消费者之间的活动。对观赏者来说,对艺术品的接受实际上就是一个感知、理解和模仿的过程,艺术家和观赏者的关系,本质上就是一种彼此沟通的关系,因此,艺术与语言交流又极相似,艺术家就是用其特有的语言来表达其要传递给特定观众的东西的。那么,语言能否看作是艺术传导的媒介呢?艺术在大多情况下是没有语言会话的,而能会话无疑又是人类语言的最重要功能。如果按哲学人类学所见,语言和制造并使用  相似文献   
20.
迄今对本雅明思想的关注大多集中在他对现代主义及其"后现代"转向的披露上,而往往忽略了其背后深层的批判性题旨.这是当今社会越来越失落批判性精神使然.其实,本雅明整个思想的意旨在社会批判,在于通过其特有的意象语汇展示现代主义中令人悲哀的方面,从而指明消除或医治其弊端的根本所在:告别主体性.正是在这一点上,本雅明向现代主义中注入了"后现代"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