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王旭丽  李敏 《中州学刊》2002,(4):181-183
2 0 0 2年 5月 2 8日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与河南日报社理论部联合召开“‘七一’讲话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讨会。来自中共河南省委政研室、中共河南省委党校、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解放军防空兵学院、河南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及河南省社科院的有关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根据与会专家学者提交的论文 ,现将部分专家学者的主要理论观点辑要如下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王旭丽 《南都学坛》2001,21(4):89-91
领导干部的人格形象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领导干部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这种高尚人格是用先进思想培育出来的道德人格,体现了真善美的有机统一。对领导干部来说,实事求是,就是最彻底的真;为人民谋利益,就是最大的善;心底无私,就是最崇高的美。领导干部人格形象的塑造途径主要有:加强理论学习和道德修养;在实践中改造主现世界。  相似文献   
13.
表现自己,是人以言行彰显自我的活动,是一个人的情感与意志、能力与性格、活力与勇气的积极展现和全面展示.表现自己是个体人格的自我塑造,是个体生命尊严与幸福的本源性要求,是现代社会对未成年人每一个体的必然要求.表现自己是生命特性、成长方式和社会要求,是未成年人最珍贵的人格特质.中小学基础教育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的表现更为充分、全面和完整,促进每一个体更有表现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4.
王旭丽 《南都学坛》2012,32(6):97-101
美育作为情感教育,在培养未成年人以德性、创造性、幸福感为核心内涵的健全人格中具有独特而无可替代的作用。加强中小学美育的现实途径有:高度重视大自然在童年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丰富儿童自然审美体验;落实减负增效,为审美教育拓展空间;将审美活动有机融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才艺发展;让经典阅读伴随儿童健康成长;因材施教,发展每一个体天赋的富有诗意的文化需求和生活习性;充分利用社会美育资源,增强儿童社会审美体验;加强自身修养,塑造个性人格之美。  相似文献   
15.
未成年人健全人格塑造的核心内涵及基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全人格塑造,其核心问题是人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它是人之为人最本质的东西的培养.德性、创造性、幸福感高度涵盖了人之为人最本质的东西,是具有社会意义和积极作用的人格内涵,可以成为未成年人健全人格塑造的核心内容和标准,这些内涵反映了人性的本质以及生活和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