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47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3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鉴定在我国是一种法定的侦查行为 ,作为鉴定的客体在经过鉴定活动后所形成的鉴定结论为确认案件事实中有关的专门性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刑事诉讼中有些司法人员认为鉴定结论是法定的七种证据之一 ,又是各领域的专家依据科学知识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所提出的分析、鉴别和判断意见 ,故不进行认真分析和审查判断就将其作为定案的依据 ,把鉴定结论视为“科学判决”。本文通过对鉴定结论的特征和诉讼功能的阐述 ,比较两大法系的一些认识观点 ,论述鉴定及鉴定结论在刑事诉讼中的职能。  相似文献   
72.
英语中的短语动词(Phrasal Verbs)通常包括三种类型,即v+adv.,V+prep.和+vadv.+prep.。本文拟就v+adv.这一类短语动词的学习方法作一探讨。短语动词常使学英语的人感到头痛,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英语学习者面对数量庞大的短语动词,搞不清它究竟有多少,往往产生一种畏难心理。而且。  相似文献   
73.
关于我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的评传,已经陆续出版了几部。彭定安同志最近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鲁迅评传》,是富有特色的最新成果之一。为作家撰写评传,一要材料翔实、全  相似文献   
74.
鲁迅在《摩罗诗力说》《诗歌之敌》《厦门通信》《言论自由的界限》《喝茶》以及《汉文学史纲要》中,对战国时代的诗人屈原与宋玉曾进行多次评论,对于两位诗人思想言行的巨大意义及其不足,发表了一系列精辟独到的见解。 屈原《离骚》不遵矩度,影响深远 在鲁迅一九二六年写作的《汉文学史纲要》中,屈原与宋玉是列为专篇论述的少数成就卓著的作家。尽管在评述两位诗人的思想与创作时,鲁迅曾具体指出了他们的一些缺点与不足,但直到逝世前一年,还明确表示,“屈原与宋玉,在文学史上还是重要的作家。为什么呢?——就因为他究竟有文采”。 屈原的作品较多,鲁迅在评论其创作活动时,除重点论及他的代表作《离骚》以外,仅简略提及他的另一长诗《天问》,认为《天问》是涛人在被楚怀王放逐过程中“彷徨山泽,见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僪佹,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抒愤懑”的产物,指出其由于“所图故事,今多失传,故往往难得其解”,并未对其思想与艺术作细密评析。对于屈原《离骚》,则一再热情洋溢地给予高度评价。 《离骚》问世以后,历来反响不一。“扬之者谓可与日月争光,抑之者且不许与狂狷比迹”。鲁迅认  相似文献   
75.
《西游记》在我国是拥有广大读者的优秀古典小说之一。长期以来不论在城市,在农村,男女老幼几乎都知道《西游记》这部小说,都知道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这一组作品人物形象。尽管有的人不一定看过或看完小说《西游记》,关于有关故事梗概及其人物形象,有的仅从戏剧舞台或从口头传说中得知,然而却在不同程度上同《西游记》有直接或间接的鉴赏关系。尤其是在阅读对象的突破年龄性别差异方面,《西游记》更表现出十分罕见的现象。它不仅深受成年、老年男女读者的欢迎,而且在青少年中也拥有极其广泛的读者。有的小学生虽然识字不多,也往往争相传阅,爱不释卷。一部小说能如此广泛、经久地产生礼会反响,特别是作为一部主要供成年读者阅览的长篇小说,能如此深受少年儿童的欢迎,总是有其艺术特色上的原因的。  相似文献   
76.
歌颂与暴露的问题,是文艺创作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在这方面有一系列重要论述,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文艺催促旧的消灭,也是革命歌颂新生事物,歌颂光明的现实,同暴露旧事物的黑暗,暴露阻碍新生事物发展的黑暗面,本来并非截然矛盾的两码事。歌颂光明与暴露黑暗从来就是  相似文献   
77.
<正> 我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对于清人小说《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等发表了好多评论意见。这些见解,不仅对于我们认识有关作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在文艺评论原则与所持的批评方法上,也有助于我们改进当前的文艺批评工作。 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 《聊斋志异》这类“志怪”小说,从明末开始盛行。但那些小说大都“诞而不情”,不仅“大抵简略”,而且“又多荒怪”。要做到既从非同寻常的怪异事件中取材,又以非同寻常的表现手段与情节发展趋势,展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处理好“花妖狐魅”等“非人”表现对象与人情世故的关系,确实是这类志怪小说取得独特艺术成就必须妥善解决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78.
我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曾给不少青年作者的作品写序,为文学新人们的新作问世并扩大影响,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与此同时,也对文学创作中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不良倾向,发表了许多中肯的、有说服力的评论意见。这些评论不仅对帮助作家本人树立正确的文艺观点,明确后来的创作方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仅对当时的文学创作发展具有一定的拨正航向的作用,而且所持的文艺评论原则及其批评方法,至今仍不失现实指导意义。不应故意做成宣传文字的样子早在一九二五年“五卅”惨案发生以后,鲁迅就曾对当时出现的一部分反对侵略、反对压迫的“极锋利肃杀”的诗篇表示过不满,认为这里的标语口号化倾向值得注意,否则  相似文献   
79.
职业是现代社会生活的核心,也是高职教育的根本,然而当今高职传统人文教育缺乏现代意识,和职业生活严重脱节,面临不少困境.为适应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要求,作为高职人文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在理念和实践层面展开创新,认真思索建构全新的面向现代职业生活的高职人文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80.
如今,我们不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口号,但是文艺却不可以脱离政治,也不可能脱离政治。关于文艺与政治究竟是怎样的关系,我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有一系列重要论述,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