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7篇
管理学   2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74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520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论古代通俗小说中的“睡显真形”母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古代通俗小说中的"睡显真形"母题王立论者常谈起明清小说中的"发迹变泰"主题,其展示了古典小说对人的自身命运的关注,同时,也寄寓了市民阶层受商人伦理影响,企盼着在经商活动中时来运转,也反映出文人雅士不甘于沉沦下潦,期望着跃登龙门的惯常心态。然而,人们...  相似文献   
62.
某种动物的特殊习性,早引起古人注意。因动物行为启发而得疗病仙草,今存载录当起自刘敬叔《异苑》。而与蒲松龄生活的淄川并不遥远的北方蒙古族地区,约15世纪定型的史诗《江格尔》中也有仙草救助英雄母题。蒲松龄先祖一说就是蒙古族,或许这种仙草崇拜情结还受到蒙古族民间史诗陶铸。母题源头当在西域和印度,佛经"感恩动物、神草可生子、草药精灵母题"和"一切药草树木尽有神"观念,对母题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63.
王立 《阴山学刊》2002,15(2):42-46
侠文化排斥男女情爱有种种不同方式 ,通俗文学中较为突出的为“冯燕母题”模式。唐、宋、明三代这类故事具有共同的母题结构 ,其深刻意蕴是私情与侠义的冲突 ,强调侠义价值。冯燕母题还为兴盛一时的明代公案文学所垂青 ,并在清代的民俗故事中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64.
第二届中国古代小说国际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 1月 1 5日至 1 7日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在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 ,小说与文化关系 ,文献、小说版本与小说中外影响以及小说个案研究等方面 ,进行了热烈而又和谐的讨论 ,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观点 ,为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进一步发展拓宽了道路。  相似文献   
65.
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第二十六回写道,韦小宝从海大富处得来一种化尸粉,对于这种化尸粉,书中将其作用过程、性能和来源交代得十分详细:倘若沾在完好肌肤之上,那是绝无害处,但史须碰到一滴血液,血液便化为黄水,腐蚀性极强,化烂血肉,又成为黄色毒水,越化越多,便似火石上爆出的一星火花,可以将一个大草料场烧成飞灰一般。这化尸粉遇血而成毒,可说是天下第一毒药,最初传自西域,据传为宋代武林怪杰西毒欧阳锋所创,系以十余种毒蛇、毒虫的毒液合成。母毒既成,此后便不必再制,只须将血肉化成的黄色毒水晒干,便成化尸毒粉了。…  相似文献   
66.
为解决吹塑地暖锅炉零部件在挤出吹塑成型中产生的翘曲问题,课题组利用ANSYS的POLYFLOW模块对其壁厚进行了仿真模拟研究。以吹胀压力、合模速度和型坯初始壁厚为设计变量,壁厚均匀性函数值为响应目标,通过响应面法获得较佳的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对于制件壁厚影响程度:型坯初始壁厚>合模速度>吹胀压力。将仿真结果进行生产实验,所得到的制件成形效果好、壁厚较均匀。通过模拟设计有效减少了修模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7.
《聊斋志异》"乱离之后巧相认"故事及其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聊斋志异>"乱离巧相认"故事类型,触及父子、夫妻、情侣、兄弟等多数人伦关系,带有明清易代的时代特征和作者偏好,社会原因是造成多数离别的根本原因,带有控诉现实不平的思想意义.重逢之"巧"构成动因,多得于当事人善良品格,"巧"是个体伦理行为派生的一个直接结果,而这又成为一种对于行善者进行"社会酬赏"必不可少的手段.<聊斋>母题与文人抒情文学离别模式不同:偏重在因社会变故,带来的普通人的人生苦难,人伦情感;不是一味地诉说苦难带来的个体身心创伤,而是展示人生苦难终归过去,善良无辜终获幸福欢乐的过程和结局.  相似文献   
68.
《申报》是近代上海颇具影响力的商业报刊之一,自创刊以来,刊登广告便是报社的一大业务。1876年的《申报》广告,是当年上海社会经济的缩影,其内容涉及拍卖、医药、住房、交通等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了1876年上海洋货丰富、医药热销、洋房耸立、交通便捷的新面貌,反映了东西方物质文明在上海的并存和融合。同时,1876年《申报》广告也显现出经济发展所引起的社会问题,从正反两面呈现了近代上海社会的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69.
17世纪出现了以极端方式阐述的二元论的"Descartes分割":物质与精神二者完全分离。20世纪量子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宇宙在本质上的相互关联性,它否定世界可以分解为独立存在的个别部分。近代物理学已经达到了把宇宙看成是物质关系与精神关系相互关联的网络。物质和精神是同一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相似文献   
70.
1.蚁族: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2.裸辞:没找好下家就"毅然"辞职。"裸辞"的人们开始重视内心深处的快乐和追求,而不只局限于薪水、职位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