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6篇
丛书文集   13篇
综合类   23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金代历史百二十年(1115—1234),其间两度迁都,以北京作为都城凡六十余年。第一次迁都在贞元元年(1153),海陵王从上京会宁府迁都于燕京,即由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子迁往北京。第二次迁都在贞祐二年(1214),金宣宗由燕京迁都于汴,即由北京迁到今河南开封。就在金人的第一次南迁中,曾有一次古墓的发掘与考察,见于《金史·蔡珪传》: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三、何敏何敏即上文所载的何锁南普之子、何铭之弟,父子三人皆充任使西番使者,亦属罕见。明政府的这一安排,显然是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即由于何锁南普曾任元吐蕃宣慰使,何氏家族在藏族地区是有影响的。宣德初,松潘卫军人激变生番,发生松潘之乱,何敏的出使活动,即自此始。宣德二年五月丙午升行在鸿胪寺丞何敏为行在锦衣卫指挥佥事。敏习番语,始由通事进。至是命与都指挥佥事蒋贵往同松潘卫指挥吴玮招抚番寇。……(《宣宗实录》卷28)  相似文献   
13.
侯显事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的中西交通,因郑和七下南洋的盛举,多少使陆路交通的使者显得有些黯然失色。尤其近百年来中外学者对郑和及其宝船队遍历南洋诸国事迹的关注和研究,陆路交通和陆路使者更加被冷淡。其实,有明一代,域内、域外交通的繁荣活跃,岂止南洋一路。丝绸古道经元代蒙古人的开拓扩展,仍不减汉唐气象;漠北的鞑靼、瓦刺,虽与明不时处于战争状态,但相互奉使不绝。特别是西藏地区,经蒙元时代的管理经营,不仅纳入中国版图,而且也成为通向南亚、东南亚的一条新的通道,侯显,就是活跃在这条  相似文献   
14.
<正> 元、明、清以及近代,如同云贵、湖广、四川一些少数民族区域一样,河湟洮岷流域的甘青民族杂居区,也星罗棋布地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土司。他们,曾经是封建中央王朝经营西北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西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活动中,起过重要作用。作为这种局部地区的特殊政治体制的土司制度,既体现了封建王朝当时的民族政策和营边政策,也反映了一些少数民族历史变迁的复杂历程。 然而,土司制最完善的明代,《明史·土司传》却不录甘青,只有赵安、李英、鲁鉴、祁秉忠等功绩卓著的几个土司散见于列传。《清史稿》虽为甘青土司立传,又不免疏漏舛误、零乱失次。  相似文献   
15.
前撰《明代中央政府赴藏地使者事辑》(载本刊1986年1—2期),辑录了《明实录》具名的去藏使者,略考其事迹行状,列为四十八条。仓促属稿,遗漏不免,故再纂《事辑补》。《明实录》佚名的去藏使者,以年代列目,亦附于后,藉以考明政府遣使藏地之概貌。四十九,冀忠、姜观、沈成、任俊检抄《明实录》,明代最早派往藏族地区进行茶马贸易的,是洪武八年以赵成为首的政府使团,已详前文。由于政府对马匹的需求,在专司茶马贸易的机构尚未完善时,政府仍直接派出使者,去藏地市马。洪武十九年,有两条记载,见于《明太祖实录》卷179:  相似文献   
16.
在回顾中国回回天文历法的研究历程的基础上,评述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热点和成果。《中国回回历法辑丛》是马明达、陈静先生广事搜求、校勘整理而得的巨著,为回回天文历法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17.
青史作者廓·宣奴贝(又译作桂·宣奴贝或廓诺·迅鲁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著名僧人和佛经翻译家。生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死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享年九十岁。宣奴贝勤奋好学,遍访名师。他一生所依止问学的著名僧人有六十多位。“他翻译了许多梵文经典,成为当时精通梵文、学贯五明的著名藏族学者。宣奴贝著作宏富,  相似文献   
18.
河陇地区与巴蜀、汉中地区地理上紧密相连,有着相似的民族环境与人文背景,且秦汉时期河陇地区民间信仰本具有原始道教特征.为道教进入河陇地区奠定了文化基础.汉末,大规模人口流动带动了河陇、巴蜀、汉中之间文化与宗教的交融,因此,道教初创时期,天师道即随之传入河陇地区.其代表性事件则是建安年间,曹操消灭张鲁政权后将巴蜀、汉中地区信奉天师道的巴氐、寶人迁入陇右,天师道遂在秦陇氐、羌族聚居区迅速传播.同时沿着氐、羌族迁移路线一路向西,并吸纳了当地本土民众,在河陇地区广泛流播.  相似文献   
19.
《陈竹山文集》是明代西域使者陈诚的个人文集,对考察陈诚及明代西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它为研究陈诚的家世、生平、交游、仕历明王朝的西域经略及《使西域记》的版本源流提供了大量的新资料,陈诚及其西使记研究中长期隐晦不清、久悬不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由此得以廓清。《陈竹山文集》有明刻本两种、清刻本两种,其中明刻本已佚,清刻本两种传世极稀。目前,易见的是《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中收录的雍正本《陈竹山文集》。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民族文化史研究·2001年号>是西北民族学院历史学系中国文化史硕士点学术梯队的一部专题论文集.本论集主要由西部少数民族文献研究、关于西部少数民族汉文文献的发掘研究、藏传佛教信仰民族文化研究、伊斯兰教信仰民族文化研究等四个部分组成.现结集出版,以期引起在"西部大开发"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