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14篇
  免费   385篇
  国内免费   108篇
管理学   1516篇
劳动科学   93篇
民族学   373篇
人才学   300篇
人口学   178篇
丛书文集   2900篇
理论方法论   754篇
综合类   6470篇
社会学   846篇
统计学   477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853篇
  2013年   619篇
  2012年   596篇
  2011年   718篇
  2010年   661篇
  2009年   815篇
  2008年   705篇
  2007年   676篇
  2006年   630篇
  2005年   620篇
  2004年   509篇
  2003年   489篇
  2002年   548篇
  2001年   466篇
  2000年   377篇
  1999年   285篇
  1998年   226篇
  1997年   215篇
  1996年   205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228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116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124篇
  1987年   112篇
  1986年   87篇
  1985年   86篇
  1984年   84篇
  1983年   72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53篇
  1980年   46篇
  1979年   24篇
  1959年   10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15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都铎王朝时期(1485-1603年)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历史上一代英主明君.在位期间,适值英国社会,从中古到近代转型时期,社会变化相当剧烈.在位期间(1558-1603年)励精图治,改变了英国内外交困的局面,为后来英国率先迈入资本主义的大门莫定了基础,也使其统治之术日趋发挥得琳漓尽致.作为一位女性,能在政治舞台上展现出如此卓越的才能,足见她的统治艺术.本文试图从她对具有不同特长朝臣的选择和任用以及在众多朝巨中间知何保持一种相对平衡而促使其统治效力得到有效发挥等方面来分析女王的统治艺术.  相似文献   
952.
在权力转移过程中,国家之间的不信任会加剧,造成崛起国家必须面对崛起困境。现代背景下崛起中国家对抗不信任困境的关键方法就是观念建构。只有在时代背景和国际社会的新变化中具体分析不信任的根源,才能超越崛起困境,赢得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良好环境。崛起的中国当前面临崛起困境,只有认真研究中国的崛起困境及其解决思路,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953.
国家治理失败是苏丹南北分立的根本原因。北方穆斯林社会精英们没有及时给英国殖民者留下的国家空壳赋予新的合法性,而按照阿拉伯伊斯兰政治视野建立的国家权力框架缺乏包容性和稳定性。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军(SPLM/A,简称苏人解)领导人约翰·加朗毕生追求的统一世俗民主的新苏丹最终成为了一种空想。美国因素是导致苏丹南北分立的重要外因,其介入苏丹事务受到国内宗教和人权组织的强力推动,但在具体的参与过程中也显露出了各种局限性。分立后的南苏丹则需要及时科学地进行国家制度建设,较好较快地推动独立后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954.
955.
为了加强对陕甘宁边区工商业和市场的行政管理,边区政府逐步建立了工商行政管理机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陕甘宁边区政府为协调社会经济关系,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证党的经济政策的实现,对工商业和市场实行必要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对保障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的顺利实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6.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在诠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具有标识性地位,但长期以来中外学界对该著作存在“经济决定论”等方面的误读,且文本自身也存在一些复杂情况,因此如何正确阐释《序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依据马克思“社会演进三形态说”提出“社会轴心转换”概念作为分析框架,解读《序言》可获得新的认识。物质生产在任何社会都是“人类存在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但属于“经济的社会形态”(或社会经济形态)、经济关系构成社会基础的情况只是部分社会形态的属性,社会主义将为最终“终结”这种社会形态创造条件,实现历史的超越。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建构应有精神至高点,内在地包含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据此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理论的结构应包含“生产为什么”、“社会生产何以可能”、“好生活的社会形式”相互关联的三个层次。在对《序言》的重释中还提出当代中国发展要把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社会主义目标的至上性内在地统一起来;超越“消费社会”社会生活模式,走“生活型社会”发展的路子;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良性互动、共同创造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合三而一”的社会动力体制。  相似文献   
957.
王海利 《理论界》2007,(4):34-35
崇尚和谐的儒家思想对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应继承和发扬修身为本、施仁为核、和合为贵、适度为要等儒家思想的精髓内容,并结合实际,给予现代性的诠释,使之成为和谐文化的“灵魂”。  相似文献   
958.
费耶阿本德对作为信仰的科学进行了哲学、社会学的反思、批判,结论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现在已经不是解放力了,对科学普遍性的信仰束缚了科学自由创新的本性,妨碍了科学的进步,因此他提出用自由的社会-历史主义限制普遍主义的僭越。  相似文献   
959.
政治形态的演进与知识基础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关政治形态方面的知识基础为相应的政治形态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而政治形态的出现也是对相关知识基础的一种生动检验.中国古代由于政治的知识化及知识的政治化导致中国的政治形态长期停滞不前.到了清朝后期,政治知识化发生动摇,对政治形态的质疑也就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960.
王天旺  傅爱军 《理论界》2007,(8):107-108
公正是人类永恒追求的价值目标,更是司法的灵魂,它维系着公民的生命、财产和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安宁、国家的稳定。司法程序公正能有效地保障实体公正的实现,使司法公正落到实处。本文试从司法程序公正的涵义、作用出发,分析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程序上的不公正现象,并试图探索一些积极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