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建国初期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态度和政策变化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主张大力发展私人资本主义,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后则力求使其"绝种".农村出现的两极分化情况和城乡资产阶级暴露的问题是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态度和政策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克服工业化大规模发展引起的矛盾是毛泽东加紧和扩大农村合作化运动和限制城市资本主义的深层动因,而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的变化则加速了毛泽东对资本主义态度和政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王进芬  李生峰 《江汉论坛》2007,43(10):22-25
列宁认为,对在农民占人口多数国家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来说,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处理执政党与农民的关系.他提出,无产阶级执政党要通过必要的让步实现和农民的真诚联合;要通过协调工农之间的经济关系,争取农民政治上的稳固支持;要通过提高农村工作者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争取农民的充分信任.  相似文献   
15.
列宁明确指出,党内民主的实现程度受客观历史条件和党自身状况的制约,发展党内民主必须与党所处的具体历史环境和党自身的实际状况相联系;发展党内民主不能脱离党的工作重心,党内民主必须服从服务于党所面临的中心任务;党内民主并不是不要纪律,党内民主权利的行使必须以服从党的纪律为限度;党内争论和批评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党内民主不能损害党的团结与统一。  相似文献   
16.
王进芬 《学术论坛》2005,4(8):39-42
理论创新是东方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关键,是未来东方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之所在。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永恒主题,也是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前提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