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24篇
综合类   97篇
社会学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71.
陶行知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最近某大学一位著名教授讲:“学术是我生命的延续,学生是我子女的延续。”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大爱文化,教师的大爱情怀。  相似文献   
72.
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体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21世纪,大学的理念、职能和形态都会发生许多有意义的嬗变.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应把"六个一流"作为努力方向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科;一流的科研成果;科研成果要转化为一流的生产力;一流的资金筹措.  相似文献   
73.
学校德育经验与德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科技国际化、文化多样化、信息多元化,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要直面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正视道德冲突,解决思想困惑。要透视变化发展的现实,把握发展的脉搏,拓宽视野,拓展思路,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整体性和战略性思考。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围绕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从全局上、战略上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74.
"张爱玲热"在中国大陆从20世纪80年代产生二直延续至今.中国大陆的"张爱玲热"经历了最初产生、消退、再度兴起的过程.从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的接受理论出发,可以从接受环境的变迁分析出在新时代"张爱玲热"产生、持续的原因.  相似文献   
75.
高等教育是在一般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基础上,给学生以高级的专门教育.高等学校的创造教育,就是要打破现行僵化模式,激发生机,增加活力,开拓新路,培养具有现代化的科学思维和素质的创造型人才.正确认识和把握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原则和特点,对于在高等学校有效地实施创造教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6.
高校德育工作需要创新.构建高校德育工作创新体系要突出"七性",即德育的首要性、方向性、科学性、实效性、时代性、渗透性和人文性.  相似文献   
7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师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师生,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师生,必须把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课题作为办学治校的根本。  相似文献   
78.
论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素质内涵和素质教育诸方面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提出在素质教育中:道德是灵魂,创新是核心,人文是基础,通才是方向,教师是关键。  相似文献   
79.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制约全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高校师生无论从数量还是从影响力上讲,都是社会中一个举足轻重的庞大群体。高校的这种独特地位和功能构成了高等教育在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大优势。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把握新变化、拓宽新思路,起点要高,视野要宽,基础要实,措施要硬。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和制高点是师德建设,新的增长点和生长点是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0.
加入WTO与道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 ,需要具有高度文化素养和高尚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的人 ,为此 ,道德教育必须从基本品德、基本价值观抓起 ,坚持理论创新 ,注重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