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演进。市场经济背景下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认识由对“市场失灵”的单向关注转向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向关注,为我国经济法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经济法实现社会整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功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功能也应当从单纯的授予政府经济职权向授权和控权双重功能转变,特别是基于我国国情,经济法的功能有一定的特殊性,应当特别注重多方面来界定政府干预权行使的界限如干预目标、范围、法定、程度等。  相似文献   
12.
文中从刑事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对我国现行刑事证据制度中在证据的概念、主要证据移送制度、证人出庭作证、认证规则、证明标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阐述,并对如何予以完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事关民生的法律制度,应该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应该推动、促进发展,当变则变。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改革不合理的宅基地流转制度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德性养成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社会的转型使得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发生了断裂,原有的道德规范失去了它应有的整合功能。道德失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德性自觉。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的德性培养是道德文化重建的基础。德性的培养是在文化氛围中进行的;必须依托传统文化道德资源确立德性培养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社会的转变、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运行所带来的变化,对既有的道德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冲击,造成道德倒退甚至衰败,使得新时期道德教育陷入自身难以突围的困境。超越现代道德教育之路在于同传统道德文化资源对接,从传统文化中寻求可资利用的道德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