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8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随着自然科学以及由其产生的现代技术对于世界的影响日益增大,哲学尤其是哲学中的"形而上学"遂被视为过时或甚至根本无意义.在此一背景之下,身处转型期的国人也不加区分地追逐所谓的反"形而上学"潮流.这种对于"形而上学"的态度是不公平也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形而上学"对于人、文化特别是文化的重建决非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32.
33.
与世界文明比较,血缘宗法性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个中的原因当然很多.从"共同体"的视角看,氏族"共同体"及其残余由于没有充分解构而在阶级社会的继续存在是中国传统社会呈现血缘宗法性特征的深刻历史根源.由于中国传统社会缺乏普遍的商业文明期,缺少和氏族贵族相抗衡的平民和工商业阶层,没有形成氏族"共同体"内部尖锐的对立状态,使得氏族"共同体"没有能够完全解体,建设国家的任务被民族贵族独立承担和达成.因此,中国国家不是按地区而是按照氏族"共同体"建立的,这正是中国传统社会呈现出血缘宗法性特征的根本原因.从"共同体"视角考察人类社会现象将使我们对诸多社会问题获得一种全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34.
网络舆论与政府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在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规避网络舆论的风险方面承担着主要责任。从网络舆论的概念入手,分析网络舆论的特点及其对政府的新要求,提出提高政府部门网络舆论应对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5.
以王阳明“致良知”学说为研究对泉,对“良知”本体和“致良知”的工夫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诠释。认为“良知”包含最高的精神本体、植根于心里的天理、至善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原则三层意思,“致良知”的工夫包括“无事时存养”“有事时省察克治”两种,而“良知”本体和“致良知”工夫的连续互动过程是“致良知”学说的必然呈现,并概括总结“致良知”学说中包含的自律精神、自主精神和求真务实精神。  相似文献   
36.
经验事实告诉我们,自然科学以及由其产生的现代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有人以为科技是当代世界的绝对主宰,由此哲学尤其是哲学中的"形而上学"遂被视为过时或甚至根本无意义.然而,纵观哲学史,我们会发现,"形而上学"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在现代世界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大力呼唤"形而上学"及其信念,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国情的深层要求.  相似文献   
37.
“自然状态”是卢梭在其著作中反复提及的一个术语,由于卢梭没有严格地定义它,所以学界对它的理解一直未达成一致,对于卢梭“自然状态”指的是何种状态、“纯粹的自然状态”是否真实存在等争论较多。实际上,卢梭“自然状态”的涵义非常丰富,内在具有严谨的逻辑关系,同时包括时间上连续的三个阶段。作为卢梭所有政治哲学思想的逻辑起点,“自然状态”范畴对于当时代意义重大,“人生而平等自由”成为当时启蒙运动的著名口号,也同时开启了浪漫主义运动的先河,对于后时代最重要的启示莫过于对现代性批判的启蒙。  相似文献   
38.
关于哲学思维的研究,需从思维本身出发并在思维内部寻找其根据。思维的主体要真正成为自为的而非自在的,就必须从起点开始对思维进行考察。黑格尔逻辑学以存在论为起点,思维将通过有与无同一的"变易",从定在自身的规定性发展到质,经过质与定在本身的矛盾运动,自在存在过渡至自为存在,并最终使得存在从"质"的规定过渡至"量"的规定。存在论当中的"界限"是贯穿这个逻辑阶段的重要概念,其辩证发展的过程是对整个黑格尔逻辑学方法的印证。"界限"的辩证运动,是对扬弃这一辩证运动的最为明确的体现,也是进一步探究同一性本身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