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1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我国建筑业的产业关联及波及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家经济系统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扩大投资、拉动内需、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2002年全国42×42部门投入产出表重新进行整合分解,通过计算各种生产技术系数,系统分析了我国建筑业的产业依存关系和产业波及效应,对我国建筑业的产业现状和地位进行了细致考察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有助于我国建筑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2.
论人文主义的历史向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来仅作为一个特定历史范畴的“人文主义”,后来却蕴涵着逐渐累进的人类文明成就之意,代表着人类世世代代的追求和梦想,成为一种在虚无化的动荡和激情高昂的繁荣中最可依赖的永恒信念。追根溯源,人们之言必称“人文”固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之底蕴为据,表征着一种极富建设性的历史情怀,同时也因特定社会条件下人文主义运动所凸显出来的历史向度使然。本文拟兼融词章考据与发挥义理,探求人文主义与中世纪的关系及所表现出来的历史主义向度,以承接历史之福荫和惠赐,求解未来文化之谜题。一、“人文主义”语源史“人文主义”队umanism)…  相似文献   
23.
作为现象学基本出发点的"无前提性原则",既是严格、纯粹的现象学理想的基石,也是在有无之境中的艰苦探索,更是治疗时代精神危机的良方以确定性的基础为起点,填平"超越性"陷落后所留下的"深渊".  相似文献   
24.
柏拉图在讨论"正义"和"理想国"时,专门离题去讨论"谎言",并认为有三种谎言,即真正的谎言、言辞中的谎言和高贵的谎言.高贵的谎言旨在利人利己,但因其微妙而利害参半,故需特别小心.在柏拉图看来,"高贵的谎言"之所以是正当的,就在于城邦与哲人之间存在着永恒的冲突:哲人与城邦趣味相异,而且哲人的彻底性或"神圣的疯狂"对城邦也有潜在的危害,如何充分利用哲学的教化功能,而又不至于为哲学的疯狂所伤害,就是柏拉图式政治哲学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25.
<正>尼采写过一部《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其中的“悲剧时代”仅仅是时间概念,并不说明哲学与悲剧之间有什么联系:哲学既不是悲剧时代的产物,也不是悲剧的外化。那时,哲学刚刚诞生,鲜活而灵动,蓬勃而明朗,尽管本质上是以特殊的方式来阐述悲剧所表达的核心主题(即对命运和自然的严肃思考),本身却还没有成为“悲剧”。但哲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似乎已耗竭了自己的生命力,从如歌的行板和狂飙突进的凯歌逐渐弱化成悲凉的挽歌。海德格尔断言“哲学的终结”,坐实了哲学的“完成”与“告别”,如今人类进入智能时代,哲学似乎更加可有可无了。  相似文献   
26.
哲学“终结论”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哲学终结说兴盛于思想界而扩散至整个文化领域,造成当今世界的精神萎弱、虚无。廉德之“批判”非“终结”,而是“论衡”;黑格尔既未终结哲学,也未被历史所终结;海德格尔及后继者所说的“终结”自有别样含义。哲学尚不成熟,何谈终结!本文旨在归涉理路而待重新开启。  相似文献   
27.
中国自我的理解过程既是自己蜕变和升华的上升之道,也是世界文明前进过程中的重要参照系。中西各有优劣,去其糟稗,合其精髓,则有望熔铸为一体,成真正的"世界哲学",即在求同存异前提下不断向"一"的"道"推进的人类精神产物,而中国传统思想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决定了我们在这个漫长的建设过程中具有优先的地位和责无旁贷的使命。中华文明的特质在于诗史传统,其目的不是知识论证,而是教化君子、整齐世道。诗史礼乐既是存在基础,又是运转机制,更是美好生活的动力。其思想根源不是无生命、无等级、无温情、无敬畏心的"本体论",而是谦卑、秩序、生动、整全、和谐的宇宙论或天道观。总之,现代性的危机要求我们"回头",本质上就是回到"中国",冀以旧邦新命而克绍大业。  相似文献   
28.
<正>时间本无限,既无始,也无终,因此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存在“古今”问题。就算在古代,也同样有“古今之争”,因为总还有比那时更古的往昔。柏拉图身处古希腊的“古典时期”,在他之前还有数个世纪的“古风时期”。所谓“古风”,意为“开端”(arche),但古希腊的古风时期还远不是西方文明的开端,且不说古希腊文明深受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小亚细亚文明的影响,即便在古希腊内部,也还有青铜文明以及杳不可考的远古时期。历史上的每一个时期其实都在围绕一条道路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