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7篇 |
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23篇 |
劳动科学 | 9篇 |
民族学 | 64篇 |
人才学 | 11篇 |
人口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72篇 |
理论方法论 | 39篇 |
综合类 | 227篇 |
社会学 | 55篇 |
统计学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40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33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65年 | 3篇 |
1962年 | 2篇 |
1960年 | 6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作为深入乡土社会的“事件”,精准扶贫触发了国家政权和乡土社会之间的分歧。在数字化治理技术与乡土生活模糊性之间、国家正式权力与农村内生秩序之间、“区分逻辑”与乡土社会“平均主义”之间,两者存在明显差异。面对分歧,农村基层在精准扶贫过程中采取“村民评议”制度形成“接点治理”格局。研究发现,村民评议形成的接点治理主要包括以下治理机制:以熟人社会构成治理的信息机制,以多元主体参与构成治理的权威机制,以协商讨论构成治理的合法化机制。这一制度创造了新型制度场域和治理接点,有利于实现国家政权与乡土社会之间的融合。推进对湘西B村“村民评议”的个案分析,发掘其中的治理机制,完善其中存在的不足,实现从接点分离到接点融合,推进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原木进口国,我国对俄原木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俄提高原木关税的宣布产生了相关的效应,这将对我国木材贸易产生影响。从实际现状入手,以经济学均衡理论为基础,将国际贸易中出口国与进口国的均衡情况结合起来,从经济学和实证分析两个角度提出和探讨了国际贸易中福利替代效应问题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行政程序的涵义分析及其界定关于程序的认识,国内行政法学者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过程说”,认为程序即事物运动的时间顺序、方法和步骤所构成的一个连续过程。〔1〕二是“先定说”,认为程序是指事先确定的完成某项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的条件、方式、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5.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立法完善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绫泽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Z1)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在立法方面存在的缺陷 ,必须从完善家庭财产申报制度 ,健全金融实名制和加强监督机制等方面来完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6.
用文献资料法结合己见再从生物力学论述摆动腿的摆动技术 ,并结合个人体会论证了摆动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南川市城区在西部地区的县域城市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川的城市化得到了一定发展,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严重滞后,其原因在于地区经济结构不合理、城市化动力机制不强、城市化质量不高,因此,需要采取相应对策来推进这类县域城市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19.
浅议恶意透支型信用卡犯罪的认定及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泽仁卓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4):21-26
2005年2月28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五)对我国日益猖獗的信用卡犯罪有了相对具体的规定,而恶意透支信用卡作为信用卡犯罪的一种,其特征相对其他信用卡犯罪有特殊之处。准确界定和理解恶意透支,对司法实践和犯罪构成理论都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对恶意透支本身及其犯罪构成要件中的一些问题做了探讨,并且为完善立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化流散"是一种"跨文化"的生存状态,所有的流散者"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居住于一个多种文化之间的世界,于矛盾的和冲突的传统中创造自我的身份认同".当代少数民族先锋诗人大都属于文化流散者;在他们的"流散写作"(diaspric wrting)中,"家园情感"是与文化身份的模糊或丧失紧密相连的情感形式,并通过文本中的"非家幻觉"(unhomely)得到集中表现.文化流散既是一种精神与情感上的创伤,又是一种文化特权、一种不可多得的优势,它所带来的这种独特经历,有助于诗人们在诗歌中从"跨文化"的场域去书写个人的生命体验和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有利于少数民族诗歌走出传统的樊篱,获得一种全球性的诗歌品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