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8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数学分析课程是大学数学系列课程中的重要课程,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理论素养的基础。然而,传统的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方法往往以理论推导为主,忽视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缺乏与现实应用结合的实践性内容。在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习惯发生重大变化,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需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结合现代化教学方式,全面推动数学分析课程创新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42.
缪志刚 《人才瞭望》2023,(14):22-24
<正>近年各大高校招生规模逐步扩大,毕业生人数逐年提升,该发展趋势下社会就业岗位却未能以相对应的趋势增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频发,甚至在社会上引发了一种“慢就业”趋势,导致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对社会稳定发展和人力资源体系建设造成了冲击。此外现阶段众多高校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认知不到位,采取的就业指导教育模式相对滞后,在就业指导内容、就业指导方法、学生就业素养培育、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存在客观不足,更加重了学生就业负担,因此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进行改革,加强其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个人发展和高校优质人才输送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3.
本研究以位于浙江省内的湖州安吉县郎村畲乡为实践对象,通过实地考察调研,针对该村现存的畲族服饰进行改良、重新开发,以期对探索可持续化发展的少数民族服饰作一点贡献,在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同时能够为以民族风情特色的旅游景区添枝加叶。  相似文献   
44.
近年来,南京市地税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全国、全省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税收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先锋行动”,积极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着力实现机关党建工作走在全市机关前头,机关党员作用发挥走在全系统党员前头。  相似文献   
45.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是胃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断层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1],是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本研究以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2月间收治胃癌根治术后发生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15例为对象.现分析报告临床治疗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46.
47.
48.
在传统的供应链运作模式下,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各自决定库存量的大小,各自承担库存的风险.文章在库存水平信息共享的供应链运作模式下,通过采取不同的库存水平信息共享策略,使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通过一定的供应链契约把双方的风险和收益相联系,实现了信息共享和风险共享,从而使供应链的整体收益获得了帕累托改善.  相似文献   
49.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物化概念有着双重含义.在对生产力的经济学解说中,物化概念主要通过固定资本这个概念揭示了资本的生产力特征,而其中形式规定性的辩证介入又说明了这种生产力的历史必然性和局限性;在对生产关系的经济学解说中,物化概念主要是通过物化的交换价值来揭示资本之为资本的形式规定性.历史唯物主义的物化概念应以揭示隐藏在物化现象背后的一定社会历史关系的本质为最终目的,这也是物化概念之历史批判功能的基础所在.  相似文献   
50.
由于没有好的证据法学理论指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在证据规则的解释性规定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是:一、对证明标准的解释没有合理、清晰的体现认识论和价值论的逻辑;二、对证明方法及其适配于证明标准的解释没有合理、清晰的体现认识论的逻辑。解决这些问题,法典和司法解释都需要进行改革和进一步的完善,其基本的指导思想应是:刑事证明逻辑的转换,即从唯一结论的真实标准及其对应证明方法向或然性真实标准及其对应证明方法的转型,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改革的应然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