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4篇
民族学   34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96篇
丛书文集   188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224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8 毫秒
21.
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口政策的回顾与再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于中国近30年来控制人口增长取得的卓著成绩,一般认为,主要是坚持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也起着基础的作用。国内外一些研究还具体地量化了二者的比例,前者所占比例甚高。不过学术界也存在不同的认识。在前不久召开的一次人口科学讨论会上,正相关、较少相关、不相关三种观点力陈各自所见,引起热烈讨论。本刊将翟振武、原新、梁中堂等三篇有代表性的论文同时刊发,目的在于开展学术争鸣,促进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22.
翟振武 《人口研究》2001,25(3):26-28
任何人口调查的直接目的都是获取有关人口特征的数据,因此,调查数据在多大程度上真实准确地反映了调查对象的特征,或者说,调查数据的质量,就成为衡量一个调查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性指标.  相似文献   
23.
中国人口科学研究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在中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50年代,由于不重视人口科学研究,对中国实际人口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不多,认识不深,盲目乐观,导致我国在人口问题上出现重大决策失误,其教训极其深刻,其严重后果至今还没有完全消除。回顾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果对人口这个中国最基本、最重大的国情没有进行深入的动态性分析与认识,任何全国性的社会经济政策都肯定不会成功。所以,对人口问题的研究,应当毫无疑义地成为2…  相似文献   
24.
江泽民改革发展稳定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基本点是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三者具有内在的联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一定要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促进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着力推进改革、谋求发展、确保稳定。  相似文献   
25.
思想史研究     
主持人语当今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带来了思想学术的繁荣,思想界正处于历史上又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这一思想学术多极并立、多元互动、多维演进、且不断发生着微妙分化与重组的局面,无疑是改革开放的中国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表现。然而,面对这种活跃的气氛,笔者的心中却怀有一丝难以拂去的隐忧。思想界的热烈争论,表明当今中国并不缺少思想;但我却要斗胆说一句,当今中国真正缺少的是“有学问的思想”!这当然不是说今日的文化保守主义者、自由主义者、新左派学者都是无学问的空头思想者,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也许有很深的造诣,但要讨论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26.
中国的文艺启蒙,始于16世纪初的明代中叶.自此而迄于17世纪中期,形成了三次强有力的冲击波.第一波以祝允明、唐寅等"吴中四才子"和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为代表,反对程朱理学之"理"对文艺创作之"情"的束缚,凸显了文艺创作的"情感-审美"特质;第二波以归有光、徐渭等人为代表,标举"天下之至情",凸显了"真我为体,觉灵为用"的创作主体意识;第三波以李贽、汤显祖、袁宏道、冯梦龙等人为代表,以"童心说"的新理性主义文艺思想为旗帜,凸显了"人即是诗,诗即是人"这一文艺启蒙的本质特征和灵魂.文艺启蒙极大地解放了作家的思想和创造力,使晚明文坛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  相似文献   
27.
在多属性群决策问题中,由于受决策者知识结构、判断水平和个人偏好等主观因素以及事物本身的模糊性、复杂性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常用诸如"好、满意、一般"等语言形式给出定性的决策信息。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己引起很多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28.
高等院校都应有一个重要的战略思考,那就是学校的定位问题。高职院校应当如何定位呢?考虑到学校的教育类型、社会价值、服务功能、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等因素,定位为“教学培训型高校”。几十年的办学实践充分证明,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教学培训型”的准确定位,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29.
随班就读教学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大多随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在慢慢摸索,阻碍了特殊教育的发展。值此新课程背景下,笔者对师范院校开设随班就读教材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新的探讨和尝试。  相似文献   
30.
江西省高安市为“关爱女孩”出台了十三项过硬措施,保障女孩及女孩家庭健康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