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9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455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130篇
人才学   49篇
人口学   60篇
丛书文集   738篇
理论方法论   126篇
综合类   1634篇
社会学   185篇
统计学   16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4年   3篇
  1963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随着人口老龄化成为中国社会的常态,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与实施都将在这一前提之下进行。本文以公共政策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人口老龄化,以期为推动老龄社会的公共政策转变构建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应首先寻求行政管理体制上的突破,这是推进公共政策转变的首要保障。在此基础上,就个体的微观层次而言,老龄化政策应将个体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和人口结构的各个层次联系起来考虑,并致力于创造出支助性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环境;就群体的中观层次而言,老龄化政策应增强能动性,使老龄化问题成为全民参与的主题,帮助老年人群体更好地参与社会发展过程、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就国家的宏观层次而言,老龄化政策应支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中国社会在老龄化前提下继续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2.
在"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更为严重。一方面是流动性泛滥,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的资金饥渴;一方面是巨大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银行"惜贷"、"畏贷",这种异常现象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梗阻的表象。中小企业的融资梗阻是由于体制性梗阻和技术性梗阻共同形成,而破解融资梗阻则需要站在金融体制改革的高度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3.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产品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社会就业、区域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融资难问题始终困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视角的创新融资模式将打通其融资渠道,解决其缺乏的不动产抵押融资的困境,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陕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4.
胡鞍钢  毛捷  魏星 《河北学刊》2012,32(4):129-134
中国已经从计划模式的效仿国逐渐成长为计划模式的创新国,并在计划的发展演变中呈现出与其他有计划国家的显著差异性。为了解析中国五年计划的独特性,进而探讨计划工作的经验与教训,文章着重从决策哲学的视角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计划决策哲学的核心是实事求是。文章分析了实事求是思想的实质,并比较了实事求是思想与实用主义哲学的异同,同时强调了在实事求是思想指导下坚持科学决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5.
中国的长远未来与知识发展战略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首先揭示了知识发展战略的内涵 ,认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同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增长理论相结合而形成的“知识发展战略” ,实现了发展战略的重大进步。接着 ,文章提出了“一个中国 ,四个世界”和“一个中国 ,四种社会”的分析框架 ,据此分析了中国的真实国情 ,指出中国长远未来的发展必须有效解决“一个中国 ,四个世界”和“一个中国 ,四种社会”的问题。文章进而指出 ,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区差距背后是显著的知识水平的地区差距 ,知识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人类发展和政府转型的重要力量。因此 ,知识发展战略是中国在长远未来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协调发展的优先战略选择。文章最后提出了以基本知识服务均等化为基础的知识发展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46.
本文诠释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这一重要论断,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建设的、创新的和成熟的理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要求完全一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在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共同的思想基础、明确的衡量标准和强大的理论武器;必须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7.
21世纪,知识经济与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大学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新世纪大学教育面临的神圣使命和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8.
关于易地搬迁扶贫问题的调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问题是每一个国家在发展社会经济时必须面对和处理的问题,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同样的境遇。为解决贫困问题, 我国根据不同的贫困类型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如易地搬迁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其中易地搬迁扶贫是针对资 源约束型贫困问题提出的扶贫措施。以四川省三个县、一个市为样本进行实地调查,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易地扶贫搬迁 的安置、原有耕地资源处置及新的配套耕地、农民就业及收入来源、政府的后续扶持政策。从中发现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主 要存在几方面问题:政府在易地扶贫工作中占主导地位,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度低;土地存在废弃的现象;产业存在同质化现象, 发展后劲不足;部分搬迁群众存在依赖思想。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9.
论"均势"的基本含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为界定“均势”建立了一个区别层次且各层次之间相互关联的分析框架。在该框架内,阐释了均势的基本含义:国际体系层次的均势秩序、国家层次的均势外交和介乎二者之间的均势机制。文章对均势秩序的形态作了区分,重点区别了均势与霸权;对均势外交的原则作了深入剖析,重点分析了联盟战略;对均势机制的历史脉络作了梳理,重点揭示了其存在的延续性。最后,提出了把均势与中国的和平崛起相联系的问题,以进一步强调研究均势的现实意义。在研究中,作者主要运用了现实主义(包括传统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和进攻性现实主义)的视角,同时又从新自由主义的国际机制理论中获取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50.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系统工程。在COSO文件中,明确提出企业内部控制的三个主要目标,即运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法律法规的遵循性。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和实践均处于较低水平的情况下,合理借鉴COSO内部控制框架不失为明智之举,其可行性可从治理机制、控制环境、操作实施以及控制范畴等四个方面描述。本文以华电国际电力股份公司为案例,描述了如何将COSO框架具体实施于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