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3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81.
汉语中有一种结构特殊的偏正式复合名词(如"饼干、人海、雪花、瀑布"),其特殊性在于:整个结构的语法性质与它的某一个成分相同,但却不属于典型的"向心结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共有166个符合上述特点的偏正式复合名词。根据构式的能产性和后语素是否分别具有名词和形容词两种性质,可将这些词分为三类。构式能产性强弱差异的原因与"凸显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佛教、医书词语的使用及语言自身因素是构式衍生和发展的影响因素。该构式的语义结构是"事物类+提示特征"。参与构词的语素具有常见性特征,是由造词中的"求便"心态决定的。  相似文献   
82.
遵循整体观和相对性理念,在无学科界面的科学与人文整合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无学科面的自然融合型的大学通识教育模式和内容结构。该内容结构包括:广义自然中,各层次系统的认知、共性的概念、理论和规律,各层次系统共性规律和理论的比较、评价。它融知识精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于一体,充分反映了通识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83.
对供应链竞争力进行科学的评价是目前管理领域中亟待解决的一个新问题。这里运用近年来诞生于我国的原创性科学--可拓学的理论与方法,就评价供应链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基于顾客满意水平、市场响应能力、协同运作能力和核心企业能力的供应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构建了供应链竞争力物元模型,并运用可拓学中的优度评价方法对供应链竞争力物元模型进行了优度评价求解。  相似文献   
84.
民族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建设的大量实践,给民族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其中,研究生产力布局就是一个新课题。诸如生产力的结构和特点、生产力布局的地域组合和地理分布、影响生产力布局的因素等等。研究各民族生产力布局规律,对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整体功能有着现实的战略意义和重要作用。本文就当前民族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谈点粗浅看法,就教于读者。一、关于研究民族经济地理学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85.
光学相位共轭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是采用非线性光学方法对电磁场进行实时空间和时间信息处理,主要研究相位共轭波的产生和应用。由于相位共轭波具有非常奇妙的补尝相位畸变性能,因而在实时适应光学,光学信号处理,光学成象处理,光学计算机,实时全息,无象差光刻,高分辨光谱,非线性微照相,超低噪声探测和激光腔设计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它从一诞生起就以诱人的应用前景吸引着众多的科学工作者掀起一股研究热潮。当今,光学相位共轭已成为近代光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沿和十分活跃的领域。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探求具有很大X(3)的新材料和向实用化发展。本文拟对光学相位共轭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应用作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6.
87.
本文把倒摆和普通无源隔振系统按一定方式结合起来,设计出一种新型的低频无源垂直隔振系统。该系统由于负弹性系数的出现,使系统的等效弹性系数明显地减小,从而导致系统的共振频率有效地降低。理论分析表明,选择合适的参数,该系统能有效地抑制地面的干扰,其隔振效果从低频至高频区域明显地比普通无源隔振系统好得多,并且系统的权限共振频率也比普通无源隔振系统的极限共振频率显著地减少。  相似文献   
88.
《合并字学篇韵便览》的主体部分是以一定的规则对“旧韵图”和“旧《篇》《韵》”进行合并而形成的。“合并”是此书的灵魂和主旋律。张元善、徐孝二人在制定音韵部分的合并规则时,主要依据的是当时“以北京-河北地区方言为主的北方话”的实际语音。在按规则合并的基础上,他们又对部分特殊小韵和韵字进行了一些调整。时至今日,《篇韵便览》以明末北京话为基础方言的说法已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然而无论从整体结构上看,还是从对部分特殊小韵和韵字的处理方式上看,均不宜将其所依据的基础方言限定在明末北京话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