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4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97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176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91.
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法治社会的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意识是法治模式构造、运行与变迁的先导和基础,直接决定和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法治状态和法治水平;法治的实践,不仅意味着社会管理结构的改革与制度模式的变迁,更意味着人们的法律意识与法制实践的同步更新与发展。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总体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与法治的内在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公民法律意识只有根植于丰厚的法治社会生成的土壤之中方能得以历练和提高,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自由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塑造以市民社会为基础的多元文化环境,用民主和法治铸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92.
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尽快把中小企业塑造成合格的创新主体是当前中小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把改革创新与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结合起来,使创新成为自觉的行为方式是解决阻碍中小企业跨世纪发展体制和机制问题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93.
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是当前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是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一把钥匙。因而,研究新型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是现实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本文首先肯定了土地保障与家庭保障在农村养老中的基础性作用,接着重点探讨了在农村建立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进程中有关基金筹集、基金管理和组织管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94.
苗连营  吴礼宁 《浙江学刊》2006,1(2):146-151
人权和主权之争愈演愈烈,主权作为国际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石和国家存在的基础,在国际干涉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如何保护自己的主权成为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的严峻课题。仅凭军事力量已不足以完成这一任务,发展人权,以此保护自己的主权,成为一条可取的也是不得不取的道路。  相似文献   
395.
人的共同性和人的差别性与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共同性与文学人、人性、人的性格、社会地位、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思想、文化心理结构、需要、意志、愿望,都既具有共同性,又具有差别性。人身上所拥有的一切因素、属性都是共同性和差别性的矛盾和统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事物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别性的辩证关系论述得十分深刻和精湛。恩格斯认为,任何事物的特性都是同一和差别的集合体,“这些特性,一部分是共同的,一部分是相异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①。他进一步指出“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两者“是同一个东西的两极,这两极只是由于它们相互作用,由于差别性包含在同一…  相似文献   
396.
比较《华盛顿协议》成员工程教育论证制度和各自特点,并比较美国工程教育评估和我国工程教育认证与“卓越计划”,分析ABET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卓越计划”,借鉴《华盛顿协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内容和标准条款,提出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工程教育专业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397.
398.
在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背景下,准确理解当前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内在逻辑,对于改善流动人口市民化相关政策和推动高质量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表现为流动人口及其家属迁移,不同家属之间迁移存在一定的关联逻辑,并对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居留意愿产生深远影响。为此,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单个家属迁移来看,农业户籍家庭配偶迁移显著降低了农民工居留城市的意愿,子女和父母则体现为正向作用;非农业户籍家庭配偶迁移也对其居留意愿造成了负面影响,而子女和父母迁移则不具有显著影响。从双重家属迁移来看,配偶兼具外出工作和家庭照料双重角色,使得配偶迁移在家庭化迁移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配偶迁移对其他家属迁移造成了显著影响,这种作用在不同户籍家庭之间存在明显不同。从多重家属迁移来看,在双重迁移的基础上的父母迁移有效促进了其居留意愿,而配偶迁移则降低了其居留意愿。因此,为推进中国流动人口市民化,需要在尊重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逻辑的基础上,进一步出台更为精准的家庭迁移政策,才能更好地有序促进流动人口在城市安居。  相似文献   
399.
习近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文艺理论的同时,着眼于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形成了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使命、任务、导向、灵魂、保证等重要论述。这些论述具有时代性与理论性、人民性与实践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特征,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的发展发挥重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