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4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郁达夫从日本学成归国(1922年),就不再领取原有的留学生的官费津贴了,他必须依靠自己工作去取得生活的费用。于是,他结束了自己的“抒情时代”,踏进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社会,经历了颠沛和失业的折磨,这时他才真正体味到生活的艰辛,感受到生活担子的沉重。而在为着一家人的温饱四处奔走的过程中,他又强烈地感到“恶人的世界,塞尽了我的去路”(《茑萝集自序》),从而对罪恶的旧社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种生活经历的深刻变化在他回国以后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中也留下了鲜明的烙印。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怀旧》是经恽铁樵之手签发,并加批语盛赞其撰文功力。作为“慧眼伯乐”他曾培养过一批青年作者。恽铁樵是编、译、著皆能的全才。他所编的前期《小说月报》是一个纯正的文学公共园地,不能以“顽固堡垒”视之。他由于多种原因弃文从医,所幸他在医学上能放一异采,成为革新中医的先锋之一。从他的弃从中我们可以体悟出若干教训来。  相似文献   
13.
(一) 艾煊是这样描述他的童少年时代的生活的:“我的童年,那色彩,就象我父亲染缸里浑淘淘的靛汁,是介于蓝色、黑色和灰色之间的暗蓝色。……儿童生活中,搀入了成人生活中悲凉的成分。”他只上了一年半初中,由于家庭无力供他上学,就跟随父亲到染坊去当学徒。当时,抗日战争刚爆发,艾煊家乡的安徽桃溪镇,“在日寇进攻时被掉一大半。国民党游击队、  相似文献   
14.
根据袁良骏先生的《“两个翅膀论”一个似是而非的错误——再致范伯群先生》一文的观点,范伯群先生以书信的形式作了回应。认为袁先生对“两个翅膀论”质疑的观点已经多次发表,对立双方也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多功能厅作了公开论辩,无需再辩。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他在中国文学馆论辩的“对话录”中的观点,摘录如下一、文学只有“多元共生”,才能满足全民中各种群体的需要。二、要分清通俗文学与庸俗文学的界线,庸俗文学总会打着通俗文学的招牌出现,应在分清的前提下予以批评或批判。三、由于普通老百姓对于通俗文学的爱好,我们就应该“因势利导”。四、想用一种文学例如“雅文学”将“俗文学”扫地出门是一种“无效劳动”。五、知识精英文学与通俗文学的成功经验与不足教训都应总结。六、既然群众对文学有“多元共生”的需求,那么各种受读者欢迎的文学中的优秀作品都有进入文学史的资格。  相似文献   
15.
批评的理想状态在于正确原则基础上的充分个性化,也就是说,文学批评最终是要呈现出文学评论家的主体价值——通过独立地思考、探求创造出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批评家只有通过不懈追求与努力,才能达到这个境界。《小说家们》(金燕玉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就是这样一部体现了作者感情、思想、才智的著作。尽管作者一再自谦:“在观念的更新、转变方面未能如意”,实际是,她并没有在这个多元文学时代里迷失自我,而是在时代冲击下站高了位置,以宏观的整体的眼光,研究新时期作家创作的艺术规律及其作品的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小说家们》是在三个局面上展开其论述的。在  相似文献   
16.
<正> 1920年10月,鲁迅在“感慨系之”地“呻吟”出一篇《头发的故事》之后,意犹未尽,紧接着又在同月写了“头发的故事”的“续篇”,那就是《风波》——“辫子的风波”。据周遐寿在《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中回忆,曾见民国七年北京大学日刊上所载的《歌谣选》“有一则云:不剃辫子没法混,剃丁辫子怕张顺。这大概是河北乐亭一带的歌谣,记得是李守常君所录寄的”。又说:“入民国来,乡间盛传此谣。张顺殆张勋之讹。”这则民谣鲁迅读过与否无法肯定。但他的认识至少是与这民谣相合的:以江南水乡作背景,写了一则江南无辫农民。怕张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论冰心的《超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在“五四”高潮中,冰心以“问题小说”登上文坛。她的《两个家庭》、《斯人独惟悴》和《去国》等小说,获得了新文学界的好评。参加文学研究会不久,冰心发表了《超人》这篇更具重大影响的小说,一直被人们誉为冰心早期的代表作。茅盾在1935年曾回顾该文发表时所引起的强烈反响:“《超人》发表于1921年,立刻引起了热烈的注意,而且引起了摹仿(刘纲的《冷冰冰的心》,见《小说月报》十三卷三号),并不是偶然的事。”但  相似文献   
18.
冯梦龙们所反映的是农业文明下的古代都市生活以及市民意识增强的图景;鸳鸯蝴蝶派作家继承了冯梦龙们的衣钵,描绘的是现代工商文明大都会市民的生活面影。他们在文学上的重要贡献之一,是促进了小说的“类型化”。而目前出现的海量的“网络类型小说”,是类型小说的进一步细化和发展,是新时期后市民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学。它以青春市民为主力,当更具活力与潜质,随着“网而优则纸”、“网优则‘触电’”,形成网络、书刊和影视银屏的“立体优势”,更广泛地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从冯梦龙们的木刻雕版到鸳鸯蝴蝶派的机械化媒体再到网络文学的去纸张、去油墨化,乃时代的递进与科学发展的联袂同步,三者构成了古今“市民大众文学链”。  相似文献   
19.
一最近阅读秦瘦鸥的《小说纵横谈》,其中有《闲话“狭邪小说”》一篇。他写道:“狭邪小说这个名称,见之《中国小说史略》,大概是鲁迅先生所首创的吧?其实他指的就是专写妓院的说部。”他在介绍中谈及这类书中有一部出版较迟而名气特别大的,即漱六山房张春帆的《九尾龟》(1910年出版):“我清楚地记得,抗战前不久,走进上海那些大学或中学的宿舍,还可以在不少同学的枕边发现这部‘巨著’。其影响之深且远可以见矣!”“为什么它会特别走运?照我看大概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九尾龟》这个书名怪得好!不象《海上繁华梦》之类那么平淡。据说《九尾龟》的作者张春帆是把这个书名当作浑号送给他小说里的一个人物的。那人是个大官(很可能指的是盛宣怀),娶了不少妾侍,却无力周旋,以致广田自荒,每个妾侍都有了‘情夫’,作成他做了九尾之龟。”此书在上海颇有影响,在北方也有不少读者,尽管《九尾龟》中夹杂着许多“苏白”。1922年11月14日,北京高等师范趁建校十四周年纪念,对来校参观者举行了一次“民意测验”。有一题是“你最喜欢读的中国  相似文献   
20.
周树人之会成为鲁迅,是发端于他在仙台医专的教室里看到了一幕惊心动魄的“示众”:那幻灯上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的体格是如此强健壮实,而精神又是多么麻木愚钝,这给了他以莫大的刺激,而这莫大的刺激又给他带来了年青时候的“好梦”:“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这种为救国救民而抉择道路的崇高愿望,终于使本应成为医学博士的周树人成了伟大的文学家鲁迅。这个促使他奋袂而起,弃医习文的场景是如此深烙在鲁迅的心灵之上,以致他的作品中“示众”也成为反复出现的生活画面。在小说《药》和《阿 Q 正传》中写过“示众”;在杂文《铲共大观》中也写过“示众”,但这几个“示众”场面都是刑场斩决。被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