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36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267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231.
仲伟民 《文史哲》2011,(6):50-51
<正>作为新中国第一家创办的高校文科学报,《文史哲》走过了六十年的光辉历程,在这漫长的半个多世纪里,《文史哲》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风格,我将《文史哲》的特点和风格简单地总结为一句话,即"综合性与专业性的有机结合"。我认为这种特点是《文史哲》独有的,在全国社科期刊中是  相似文献   
232.
接受美学是一种侧重于从读者方面来解释、评论作家作品的文学研究方法。它最早是由西德学者汉斯·罗伯特·乔斯提出,以后影响到其他国家,其中民主德国和苏联的学者对此尤为重视。接受美学的主要特征是强调读者同文学创作的关系:第一,文学创作的目的是为读者阅读。作品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其潜在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才表现出来。第二,在文学创作的“动力过程”中,读者(包括评论家)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能影响文学创作。第三,读者对作品作出何种反应,既取决于作品的性质,也取决于读者的文艺鉴赏水平、兴趣、需求等。总之,读者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各种传统的文学研究方法都有各自的长处及使用价值。但它们的共同缺陷之一是忽略了读者及其欣赏活动——作品价值的实现过程,一般只  相似文献   
233.
<正> (一)《易》之象,有就全《易》而言,有就一卦而言,有就一爻而言者。“《周易》者,顺太极之浑沦而拟其动静之条理者也。” (《周易外传》卷七)这是就全《易》而言。王夫之把《周易》当作是对整个宇宙的模拟,故取《太极图》以象“一浑天之全体”。至于卦象,王夫之将其区分为两种情形:一种以“物之形象”取象;一种以“奇耦(阴阳)往来应违”取象。爻象,则就其在卦中所处之时与位取象。此处主要谈谈卦象问题。  相似文献   
234.
历史学的实质就是在研究者的价值关联与客观历史事实之间构建特定关系,史实是客观基础,价值关联是研究工作的主观原因,两者缺一不可。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的危机,主要不是方法论的危机,而是脱离了社会实践而产生的危机。历史研究者可以从条件、手段、价值三个方面向历史学提问,但不应该试图从历史研究中直接导出社会行动的目标,否则就可能使历史学带有“目的论”的色彩。由于历史经验的不同,套用西方的历史发展模式来解决中国的本土经验,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对西方人文社会科学概念进行抽象和重新定义的基础之上加以借鉴,不但是可能的,也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235.
以理性主义为基础 ,以法律正义论为主要理论内容的近代西方法哲学 ,把基于永恒不变的抽象的正义原则之上的自然法当作最高法 ,其理论特征表现为形而上学、二元分裂。 1 9世纪中叶 ,与西方哲学的近现代转型相一致 ,西方法哲学也发生了从形而上学、思辨理性主义、绝对主义、二元分裂向反形而上学、非理性主义、相对主义、一元论的转型。作者认为 ,这一转型是与西方自由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以及近代西方法哲学内在的理论缺陷直接相关的。而功利主义、实证主义法哲学和社会法学的崛起是这次转型的真正标志。在考察了西方法哲学近现代转型的原因及过程的基础上 ,作者指出了这一转型在理论上的积极成果 ,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要在法的实际操作(立法、执法、守法 )中实施和把握自然法与实在法、道德与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236.
先秦学术思想史上,究竟是否存在早期阴阳家言?或者说,是否存在先于邹衍而为邹衍所承继和发挥的阴阳数度之学?如果存在,这些早期阴阳家言对邹衍思想的形成、对《周易》经传的演变,有什么影响?这对古代辩证法史的研究和《周易》源流的考辨,似乎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仅就此提出一些管窥之见,恳望得到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237.
传统·儒家·伦理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传统,是一个沉重而模糊的概念."古愁莽莽不可说"(龚自珍诗句),"青史凭谁论是非"(林则徐诗句).传统在历史的风涛里形成,一个古老民族的历史传统总给人以幽杳混茫的印象.概念的模糊性并不妨碍它的认识功能,传统一词广泛流行.但对于传统的理解,往往流于把它过去化、凝固化,似乎传统仅仅属于过去,而与现代相背离.尊之者视传统为民族旧文化中某种"一  相似文献   
238.
这次会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周易》研究会、武汉荆楚书院、九江市社联、桂林市道家文化研究会,庐山白鹿洞书院等单位联合发起,经过近半年的筹备,现在顺利开幕了。 关于这次会议的宗旨,我们在会议的“预约通知”中曾指明:“《周易》这部古代的珍贵文献,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几千年来,它对我国哲学、史学、文学、民俗、宗教以及天文、历法、数学、乐律、医学、气功等自然科学的发展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39.
在 2 0世纪的中国史学界 ,侯外庐先生以其不肯曲学阿世的崇高人格和独树一帜的理论建树 ,凸显了以追求真理为最高目的的学术研究所具有的非凡价值。其“早期启蒙说” ,通过社会史与思想史的统合研究和对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的精微辨析 ,突破西方学者对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的传统偏见 ,超越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对立 ,论证了中国有其内发原生的现代性思想文化的历史性根芽 ,以此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接着侯外庐先生往下讲 ,文章对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启蒙反思”的思潮作了具体的分析评说 ,深入探讨了“早期启蒙说”对于突破体用两橛、中西对峙、传统与现代截然二分的思维方式 ,探索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所具有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