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77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74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魏菲德(Frederic Jr.Wakeman,又译韦克曼)是国际最知名的中国历史学家,长期担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学教授,该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美国亚洲研究会会员,全美学者联合会会长。2006年9月14日于  相似文献   
42.
萧萐父 《江汉论坛》2006,(10):132-135
今年10月15日,是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老院长密加凡同志逝世一周年的日子。为了纪念这位湖北省社会科学界的优秀领导人,我们特征集选编了一组纪念文章。文章作者有的是德高望重的老共产党人,有的是享誉中外的著名学者。他们的文章或长或短、或详或略地记叙了密加凡同志革命数十年中的平凡故事以及交往情况。虽然不是全面完整的评述,但透过时空和情感的沉淀,我们不难从中发现和认识到密加凡同志的高尚人格精神。密加凡同志虽然与我们永别了,但他那追求真理的品质、立党为公的风范、潜心科研的精神和朴实无华的作风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43.
萧汉明 《河北学刊》2007,27(3):32-33
任继愈认为,中医哲学的科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丰富了中国哲学的内涵;二是通过其基本概念和范畴、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为全面把握中国哲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刘长林探讨了中医哲学的“元”创性问题,认为中医哲学的认识论从主客相融一体出发,所把握的是事物自然整体层面的规律。运用这些规律可以避免西方科学技术的缺失,并有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张其成将中医学的生命模型概括为“气—阴阳—五行”模型,认为这一关系性思维模式有助于揭示生命的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自相似性、自组织性的本质。汉明指出,中医学的思维是一种网络型思维,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思维原理,可以解决在宏观调节与总体把握复杂矛盾系统时遭遇到的困扰,进而有助于促进当代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4.
本文根据毛泽东、邓小平等有关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论述,总结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的经验,阐明了中国从以资本主义为导向到以社会主义为导向的政治发展历程,具体论述了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目标转换与分期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政治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其几度失误的原因和经验教训。全文力图体现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之统一,为研究中国近现代的政治发展提供一个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45.
冯契同志未尽天年而遽然长逝,离开我们已经一个多月了。三月初,在北海突闻冯契同志遽逝的噩耗,野祭怆怀,曾给华东师大传去一唁电: “惊闻冯契同志翛然弃世,震悼不已! 冯契同志一生追求真理,耿介不阿,立德立言,有为有守。佩纫秋兰,襟怀霁月,传道育人,教泽广运,他长期瘁力于学术耕耘,辨章新旧,融贯中西;而智慧探索,更独辟蹊径,妙启玄门。晚年会心之作《智慧》三书,自成体系,巍然卓立,实神州慧命之绵延,当代学林之楷模。惜书尚未刊,而哲人其萎,玄圃星沉,曷胜悲惋!谨此致唁,并祈代致候 冯师母及家属,伏望节哀保重是祷!” 旋返汉皋,再次捧读不久前为庆祝冯契同志八十诞辰而新出的论文集《智慧的探索》一书,许多  相似文献   
46.
中国古典诗歌意境与生存境况密切相关,诗中境界是对生存境界的摹写。和谐的静境是赏心悦目的画图,田园生活是诗歌意境的范本,桃花源是幻境中的安居之所,"邓林"是对美好生存境况最初的描绘,诗人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是古典诗歌意境的愿型。《诗·斯干》是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安居图,是远古时代人们居住环境的形象写照,原始人的山水居室就是一个充满着诗意的世界,是中国古典诗歌意境之源。  相似文献   
47.
《道德经》与阴阳五行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经》与阴阳五行观□汉明自春秋末期至战国中期,阴阳五行观作为一种思维框架,一直在儒墨之外的众多学派中广为流行。战国中期偏后至战国末期,燕齐海上方术之士滥用五行说于鬼怪方术,致使士人对五行说渐生唾弃之情,相当时间内不仅无人问津,而且成为一个被攻击...  相似文献   
48.
六朝写景书札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它深受六朝风气浸染,是山水文学臻于成熟时期在书信领域的渗透,同时又是六朝文人追求独立完整人格的体现,具有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49.
(一)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要求我们:观察现实,应当有历史感;研究历史,应当有现实感。为了理解现实,必要追溯它的历史;而我们清理过去,又总是为了开拓未来。对于当前的改革,也应作如是观。当前,当你站在珞珈山上,抬头四望,你所看到的再不是“烟雨莽苍苍”的景色,而是神州大地一派生机,全中国热气腾腾。席卷全国的改革浪潮,正冲击着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工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