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79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3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9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17篇
社会学   28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婚礼前夕 2005年4月9日,星期六,对于英国人来说是个极为重要的日子,因为他们的王储查尔斯王子要在今天正式举行婚礼。身在英国的我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大好机会,一定要凑一凑热闹,看看查尔斯到底怎样举办他的第二次婚礼。说到第二次婚礼,肯定不少人都会想起1981年那场让世界为之瞩目的英国皇家婚礼,  相似文献   
92.
可有可无的水电环评目前中国包括钢铁、电力、煤炭、焦炭等在内的各大行业都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而中国目前的GDP增长主要靠这些行业拉动。我们现在的经济格局是利用明天的产能,来消化今天的产能过剩。中国西南山区水电开发“发烧不止”,其冠冕堂皇的理由依然是:中国缺少电力。  相似文献   
93.
你好,奇遇     
在北师大对面的书店,翻阅西川的《深浅》,犹豫要不要买。之所以犹豫,是因为这本书的装帧不是让人很满意,就像西川老师本人一样,“块头”比较大。而我是喜欢“瘦削娇小”型的,因为每次出门时方便携带,漫长或短暂的旅途可以和它共度好时光。大概看了看,里面的内容却让人着迷。怎么办呢?翻到第172页,手心出汗!想起了几年前自己的那一次……  相似文献   
94.
挑江过河     
驼子夏日的山村懒洋洋的,鸡在棚架上打盹,狗在树阴里睡觉,猫扑在碓砍边装死,任凭老鼠在风车下扒灰。仓库老墙下的石礅上,几个青衣老妪在咬耳朵掰指头,声若蚊蝇,八几不离十是在数道媳妇的不孝或者儿子的孱弱。忽然村头传来一阵碎鼓声,  相似文献   
95.
除了参加政治运动,我们每年寒暑假都被组织到农村学习、劳动。对我来说,下乡是得到“接触实际”的机会,得以实现我在解放前难以得到的到“大社会去”的心愿,这个心愿在毛泽东的新中国实现了。 向农民奉献一片爱心 我自幼喜欢下乡和农民生活在一起,所以去农村锻炼符合我的心愿。  相似文献   
96.
谢文著 《中外书摘》2011,(10):27-28
大概是四分之一世纪以前,我混迹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当研究生,偶尔有机会参加一些教授们的社交活动。一天,在现代社会学鼻祖默顿(Robert Merton)家的一个酒会上,碰巧听到了我的指导教授布劳(Peter Blau)和比较文学教授萨义德(Edward Said)的一段闲谈。布劳是社会学界为数不多的理论家之一,在组织理论、交换理论和结构理论上算是一位大家。  相似文献   
97.
1934年,当蒋介石开始“新生活运动”的时候,他没有有意识地同共产党在争取农民这方面决一雌雄。他的观点是简单而原始的:通过恢复儒家思想来改造全体人民,但他同时还吸收了基督教的思想和法西斯主义。  相似文献   
98.
2008年12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伊拉克出席记者招待会时,伊拉克电视台记者蒙塔兹·扎伊迪将两只鞋扔向布什,成为新闻。布什在其《乔治·沃克·布什自传:抉择时刻》里,回忆了在伊拉克被扔鞋经历时说:“被一位记者扔了鞋,这算是我非同寻常的经历之一。”  相似文献   
99.
本文是曼弗雷德·鲍姆(Manfred Baum)教授2008年10月3日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所作讲演的译稿.文中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一书划分成"法权论"和"德行论"的来由、理论根据和基础进行了分析,认为康德摧毁了传统的自然法学说,而把法权和德行全都建立在人的自由之上,视为人的义务的内外两方面.同样作为定言命令,康德的法权原则是分析命题,德行原则是综合命题,前者对人的目的不作要求,后者则要求人把人格和人性当作目的.但法权毕竟要以道德为前提和评价标准,而道德本身的评价标准则是从外部合法性向内部行动"转移"而来的,这是一个矛盾.  相似文献   
100.
历史经验表明,现代化过程往往会导致传统与现代在价值观、道德判断和行为规范方面的冲突;当代中国也不可避免要经历这些变化。通过分析助人被讹现象的特点、社会原因和道德后果,试图揭示社会转型期间两种伦理体系的冲突及其对个体行动者的影响。文章将首先考察"做好事被讹"现象的主要特征。大多数讹人者都是那些本该获得同情和帮助的年长者。再将探讨"做好事被讹"现象对社会的多方面影响,认为"做好事被讹"事件尽管少有发生,但它对社会信任、同情和道德互惠原则造成了重创。最后探究导致这种令人恼火的行为产生的多种社会原因,也广泛讨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